蔡正元博士在视频中公开爆料,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执政期间有暗中纵容、扶持台独

易云的世界 2025-10-27 11:53:30

蔡正元博士在视频中公开爆料,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执政期间有暗中纵容、扶持台独势力的嫌疑,并指出他犯的错误 最近关注两岸动态的朋友,大概率刷到了蔡正元博士的一段爆料视频。 这位在台湾政坛以“敢戳真相”闻名的人物,这次把焦点对准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 蔡正元引爆的“三中案”要追溯至2005年。当时国民党为落实“党政军退出媒体”政策,将旗下“中影”“中广”“中视”三家媒体资产出售。 2014年特侦组调查认定“查无不法”签结,但2024年民进党当局重启调查,北检更以“贱卖党产”为由起诉马英九等六人。 耐人寻味的是,案件关键证人、会计师林宽照的笔录显示,“中影”资产被低估近40亿新台币,而接盘者阿波罗投资公司背后,站着与民进党关系密切的政商集团。 这种“翻旧账”操作在岛内并不罕见。2016年蔡英文上任后,绿营就曾以“追查国民党不当党产”为由,冻结其账户超千亿元新台币。 如今重审“三中案”,表面是追责,实则是民进党打压国民党的政治手段。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痛批:“当年特侦组为何不查?现在突然翻案,分明是政治清算!” 蔡正元的指控直指马英九两大软肋:一是“中影”交易中涉嫌利益输送,二是任内对台独势力态度暧昧。2008年马英九执政时,曾公开宣称“不统不独不武”,这种模糊策略虽维持了两岸和平,却也给了“台独”滋长空间。 2012年“台独”团体“台湾人公共事务会”成员赴美演讲时,马英九政府未对其采取任何限制措施,被绿营解读为“默许”。 更关键的是“三中案”中的资金流向。据知情人士透露,阿波罗公司购入“中影”股权后,迅速将部分资产转移至海外账户,而接收方与民进党“立委”赵天麟家族存在商业往来。 2023年岛内媒体曾曝光,赵天麟父亲赵玉柱曾通过海外空壳公司,接收多笔与“中影”相关的汇款。这种政商勾结的链条,让马英九的“清白”受到严重质疑。 回顾台湾政坛史,对“台独”势力的纵容并非始于马英九。蒋介石时期虽强力镇压“台独”,但蒋经国晚年开放党禁报禁后,岛内“台独”团体开始冒头。 李登辉执政时期更以“两国论”试探大陆底线,其女婿赖国洲曾秘密会见“台独”分子,为分裂势力提供政治庇护。 马英九的“特殊性”在于,他试图在“九二共识”框架下维持两岸平衡,却因过度迁就民进党而陷入被动。 2013年台当局推动《两岸服贸协议》时,马英九为争取绿营支持,默许民进党修改协议内容,导致协议最终被搁置。这种“以让步换和平”的策略,反而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 蔡正元的爆料绝非偶然。近年来,民进党当局通过司法手段持续清算国民党。2024年“大罢免”行动中,绿营利用“组织犯罪”罪名,对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等12人发起诉讼。 马英九卸任时曾获78%满意度,但其“不统不独”政策如今饱受争议。2025年4月,国民党在桃园市举办“马英九政策检讨会”,现场民众举牌质问:“你说‘九二共识’,但绿营根本不承认,这叫什么共识?”这种质疑声浪,反映出台湾社会对马英九路线的集体反思。 但不可否认,马英九时期两岸建立的交流机制仍在发挥作用。2025年7月,大陆恢复台湾农产进口配额,正是基于马英九时代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这种“政冷经热”的局面,或许正是两岸关系最真实的写照——政治对抗无法阻挡经济融合的大势。 蔡正元的爆料之所以引发震动,在于它戳破了台湾政坛的“皇帝新衣”——无论蓝绿,政商勾结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但历史潮流不可逆转,2025年大陆GDP突破150万亿元,而台湾仅占4.2%,这种实力差距决定了“台独”注定失败。 值得关注的是,大陆近期在福建平潭动工的跨海公铁大桥,预计2030年通车后将使两岸通行时间缩短至40分钟。 这种“硬联通”与民进党搞的“软对抗”形成鲜明对比。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说:“任何分裂行径都挡不住民族复兴的步伐。” 马英九是否真的“纵独”,或许永远不会有官方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台湾政客忙着操弄“抗中”议题时,大陆正在用经济实力和科技突破重塑台海格局。 从“三中案”到“大罢免”,从司法打压到舆论围剿,绿营的种种操作非但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台湾社会的觉醒。 正如蔡正元在视频结尾所言:“年轻人去大陆看看就知道,那里没有‘台独’,只有机会。”这句话或许是对当前台海乱局最深刻的注解——当政治谎言被经济现实戳破时,统一或许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选择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