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敢不敢跟中国打仗?我个人认为肯定是敢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军队的实力非常强大。 不过如果真开战了,单挑我们也不见得一定会输,中美之间真正较量的核心在于科技和经济,实力才是最扎实的保障。 而且敢不代表一定能赢,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很多人只看表面,觉得美国军队强、航母多、核武齐全,就觉得美国随便一出手就能压过去,其实这事远没那么简单。美军那些航母战斗群确实看着唬人,一艘航母配个四五艘伯克级驱逐舰,光驱逐舰就能同时拦个百八十个目标,再加上几十架舰载机,防空圈能铺到四百海里外。可这些家伙也不是没破绽,碰到咱们的反舰弹道导弹就有点抓瞎了。 就说那鹰击-21吧,飞起来速度能到10马赫,轨迹还不按常理出牌,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美军宙斯盾系统的电脑想算准它的路线都费劲,说不定直接就得冒烟。等雷达好不容易发现它,距离命中也就十几二十秒,顶多就两次拦截机会。 更有意思的是,美军那些拦截弹还不对路,标准-3是打大气层外目标的,鹰击-21就在三四十公里高度飞,它根本够不着;标准-6勉强能拦,但成功率撑死了10%。 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拦截弹全打出去,也就拦得住十几枚,可咱们随便一个舰艇编队或者航空兵团,一次就能齐射八十枚,这还没算上055大驱的火力呢。 更关键的是这成本太不划算,美军一枚标准-6就得430万美元,咱们的鹰击-83出口价才60万,就算用鹰击-21这种贵点的,50枚总价值也才相当于10架歼-15。用10架战机的代价换一支几百亿美元的航母战斗群,哪怕没全打中,把对方弹药耗光也赚翻了。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底气,不是靠堆数量就能抵消的。 再说经济这块,打仗说白了就是烧钱,美国现在真未必烧得起。2025财年军费都涨到8950亿美元了,看着挺唬人,可里面全是猫腻,1万美元的马桶盖、1200美元的咖啡杯屡见不鲜,一半预算都流进了军工复合体的口袋。 国务卿自己都承认,给乌克兰的援助大半都花在美国国内军火商身上。可与此同时,美国债务都超36万亿美元了,人均负债十万多,2024年赤字就1.83万亿美元。国内还有几十万无家可归的人、吃不饱饭的孩子,这种时候真要开打,军费再往上飙,经济先得崩。 咱们这边反倒越来越稳,国防科大刚搞出的高功率激光传输技术,2千瓦的激光能在光纤里传2.45公里,比以前的技术远了一百倍,这要是用到战场上,又是一种新威慑。这种科技突破不是偶然的,就像之前的量子芯片、新型高铁一样,都是一步步攒出来的实力。现在美国想靠军事优势压人,可科技上追不上,经济上又扛不住,哪还有底气打一场稳赢的仗? 美军确实有底气喊打,毕竟装备摆在那,但真要动手就得掂量掂量。打起来不是比谁嗓门大,是比谁的导弹更难拦、谁的产业链更抗造、谁的钱包更禁烧。美国那些航母要是退到西太平洋中部才敢安心,所谓的军事优势早就打了折扣;军工复合体再能游说,也填不上36万亿的债务窟窿。 所以说,美国敢打是真的,毕竟霸权思维摆着,但能不能赢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在比拼的早就不是单一军种的实力,是科技突破的速度、经济运转的韧性,这些咱们现在都不缺。真要较量起来,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