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西和美国共同宣布了 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峰会期间,与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会晤,并表达可能会达成一些协议。 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灯火通明,两位领导人的握手瞬间被数十台相机定格。特朗普总统面带笑容称赞巴西是“伟大的国家”,言语间透露出达成双赢协议的期待。卢拉总统从容回应,字字千钧地强调两国间根本没有冲突的理由。这场看似平常的外交会晤,背后牵着千万巴西农民的心。 短短三个月前,美国突然将巴西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猛增至50%,咖啡、牛肉等特产首当其冲。这道贸易壁垒就像突如其来的寒流,冻僵了巴西的出口命脉。关税战火点燃时,圣保罗港口堆积如山的货物让人揪心,农场主们望着熟成的产品摇头叹息。 卢拉总统此行带着沉甸甸的使命。他出发前坚定地表态:“我来这里是为了找到解决方案”。面对强硬的关税壁垒,这位老练的政治家既没有退缩也没有强硬对抗,而是选择在谈判桌上化解危机。他的外交智慧令人叹服,懂得真正的勇气在于寻找沟通的桥梁。 会谈成果令人振奋。双方当场决定组建高级别谈判团队,巴西外长维埃拉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财政部长贝森特将共同主导对话。更关键的是,在谈判期间所有新关税措施暂停实施,这个缓冲期给两国企业吃了定心丸。 这场交锋背后藏着更深层的博弈。当美国试图干预拉美事务时,卢拉总统明确划出红线:“拉丁美洲是和平地区”。他主动提出调解委内瑞拉问题,展现巴西作为地区大国的担当。这种不卑不亢的姿态,赢得国际社会广泛尊重。 巴西手中握有重要筹码。作为全球第二大稀土储量国,这些珍贵矿产是发展电动汽车、先进医疗设备的关键。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这份天然财富让巴西在谈判桌上底气十足。 特朗普总统对达成协议表现出强烈信心,多次使用“良好协议”、“非常有利的协议”等积极表述。这种态度转变背后,是两国经济高度互补的现实——美国需要巴西的市场和资源,巴西看重美国的技术和投资。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场会谈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作为西半球两个人口最多、经济最具活力的民主国家,巴美和谐相处对整个美洲的稳定繁荣至关重要。他们的合作模式将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范例。 马来西亚的这场会晤仿佛一缕阳光,穿透贸易保护的阴云。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达成协议不仅能让两国GDP提升0.5%以上,更能为全球贸易复苏注入强心剂。当保护主义思潮涌动时,巴美对话开辟了互利共赢的新航道。 这让人想起中国古老的智慧“和气生财”。国家间相处其实和邻里交往一样,尊重彼此关切才能创造共同繁荣。卢拉总统说得好:“巴西不依附谁,也不受制于外国总统的情绪”,这份尊严与开放并存的态度值得赞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