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10月25日没来北京,但发表了纪念文章。 这日子可不是随便过的,既

凡之谈世界 2025-10-27 00:10:14

郑丽文10 月 25 日没来北京,但发表了纪念文章。 这日子可不是随便过的,既是国家头一个专门设的纪念日,也是台湾第 79 个光复节,两个说法其实指的是同一件事 —— 台湾从日本殖民统治里走出来的日子。郑丽文选在这天发文,显然是摸准了这个日子的分量。 她在文章里把话说得很清楚,1945 年的今天,台北市公会堂 —— 就是现在的中山堂 —— 办了受降仪式。就这么一个仪式,把日本在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给终结了。 她特意点了句关键的,没有抗战胜利,哪来的台湾光复?这话其实就是把历史的底子亮出来了,台湾能摆脱殖民,根本上是全民族抗战打出来的结果,不是凭空掉下来的。 虽说她这会儿没到北京来,但这篇纪念文章的意思传得挺明白。毕竟她刚当上国民党主席没几天,之前就一直喊着 “九二共识” 是两岸交流的通关密语,还说要让台湾人能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 现在借着光复节发文,等于是把历史和她一直主张的立场串上了,用过去的事印证现在的主张。 想想也挺有意思,现在岛内有些人总爱绕开历史说事儿,要么含糊其辞,要么干脆歪曲,把五十年殖民说成别的样子。 郑丽文这回直接提受降仪式,提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关系,等于是在历史事实面前立了块牌子,啥都明摆着,容不得瞎掰。 她这篇文没写啥虚头巴脑的话,全是实在的历史节点。1945 年 10 月 25 日这个日子,台北市公会堂那个地方,还有 “终结殖民统治” 这个结果,每一个词都戳在关键点上。 这可不是随便凑的内容,是把台湾光复最核心的来龙去脉说透了 —— 没有全民族浴血奋战的抗战胜利,台湾想从日本手里收回来根本不可能。 而且这发文的时机也挺有说道,刚当选党主席没几天,正是定调子的时候。之前她就说过,只要能推动两岸和平共荣,什么人都愿意见,什么工作都愿意做,甚至提到了未来要赴大陆交流。 现在借着光复节发文,等于是用历史给她的两岸立场打底子:连五十年殖民都结束了,两岸同属一个民族的根脉更断不了。 其实光复节本身就是本活历史,79 年过去,那些受降仪式上的细节可能没人能全记得,但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个结果是刻在历史里的。 郑丽文发文提这些,说白了就是不想让这段历史被冲淡,更不想让有人借着时间久了就乱改说法。 她没在文章里扯别的,不聊当下的政治博弈,也不提岛内的派系纷争,就盯着 1945 年那个瞬间说事儿。这种说法反而更有力量,历史本身就是最硬的理据,不用添油加醋,把事实摆出来,大家心里都有数。 虽说人没来北京,但文章里的意思传得挺远。毕竟光复节不是台湾单独的节日,是整个国家历史里的重要一页,郑丽文选在这天发声,等于是在呼应这份共同的历史记忆。 之前她回应大陆贺电的时候就说过,两岸同属炎黄子孙,现在借着光复节再提抗战胜利的意义,等于把 “民族” 这个根又强调了一遍。 现在岛内有些人总爱把历史拆得七零八落,想把台湾从民族历史里摘出去,郑丽文这篇纪念文章算是直接顶了回去。 受降仪式是真的,五十年殖民终结是真的,抗战胜利奠定基础也是真的,这些事实摞在一起,就是最扎实的回应。 说到底,这篇文章不在于文字多华丽,也不在于有没有当面来说,关键是把该说的历史说清楚了,把该认的根认明白了。 79 年过去,台湾光复的意义从来没变过,郑丽文今天发文提这些,就是想让人别忘了这个根本。 参考文章:李迪明888 10.25 10月25日(今天),郑丽文在台湾光复纪念日《…反法西斯诗选》新书发表会上,发表演讲:我们愿意为两岸和平同尽一份力

0 阅读:36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