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命啊!”金羊网10月21日消息,湖北武汉一27岁小伙放弃了月薪8000元的稳定工作,直接跑到夜市上摆摊卖麻糍,结果从最开始的不赚钱,到后来一天就能收入上千元!网友:这不比老老实实上班更赚钱吗? 这位张同学(化名)是湖北黄冈人,2020年从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宁波做了5年和专业相关的工作。 工作底薪6000元,到手稳定8000元左右,当地生活开销也不大,日子本该安稳过下去。 但他实在受不了每天坐办公室整理数据、写报告的重复生活,总觉得被工作和考核框得喘不过气。 最终他下定决心辞职,放弃了别人眼里的"铁饭碗",打算自己做点喜欢的事。 辞职后张同学也迷茫过,直到一次旅行时看到街边阿姨卖麻糍,热气腾腾的糯米团滚上芝麻粉香气扑鼻。 他一下子有了方向,决定把这份"甜生意"当成自己的创业起点。为了做好麻糍,他先跑遍夜市、学校和商圈做调研,记下不同摊位的价格、客流和成本。 还专门花1000元报了烘焙班,从糯米蒸制到馅料配比,每一步都认真学。那段时间他家厨房像个实验室,堆满了糯米粉、花生碎、黑芝麻和各种酱料。 出摊前,他特意把新买的三轮车改成了粉红色,还备好了灯牌和音乐。虽然有人觉得大男人开粉色摊车奇怪,但这抹亮色成了他摊位的标志。 最初他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出摊,每天早早到位却少人问津,一天收入才300元左右。去掉成本基本不赚钱,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生意始终没起色。 没等灰心太久,他就开始重新找方向,陆续走访了杭州、宁波、武汉的小吃市场。对比之下,他想起自己读大学的武汉,那里熟悉又亲切,或许有更好的机会。 到武汉后,他花一周时间跑遍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学院等高校周边和夜市商圈。白天蹲点看人流,晚上记录其他摊位的品类价格,发现这里年轻人多,接受新鲜小吃的意愿强。 调研结束当天,他立刻在武汉租了房,第二天就从宁波叫货车拉来全部家当。锅具、原料、工作台,还有那辆已经有些掉色的粉红摊车,都被小心翼翼运了过来。 刚在武汉出摊时,他每天早上十点就得出门采购,切水果、揉面皮忙到傍晚六点才开张。好在粉红摊车在夜市灯火里很显眼,不少学生路过都会停下脚步。 熟客慢慢多了,订单量越来越大,他的备料时间不得不提前到早上七点。母亲看他实在忙不过来,主动从黄冈赶来帮忙,母子俩很快分工明确。 他负责出摊制作,母亲在家备料、打包、清洗工具,每天都盼着能早点摆好摊。一开始家里人特别反对,觉得大学生摆摊太掉面子,担心他是一时冲动。 等生意稳定下来,日收入能维持在千元以上,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现在他的摊位前经常排着长队,高峰时能有近50人等着买麻糍。 摊位上的馅料很丰富,芒果、红提子等水果,还有杨枝甘露、巧克力等多种口味奶酪。顾客可以选奥利奥碎、薄脆等配料,不少人都是回头客,还有人顺着社交媒体专门找来。 通常从下午五点出摊到晚上八点半,货架上的食材就会卖空,一天能卖出上百只麻糍。 张同学说做麻糍的过程其实很解压,他想学着景德镇"鸡排哥"的样子。不仅让顾客吃到满意的味道,还能通过交流送上好心情,做个真诚的"麻糍哥"。 眼看附近陆续出现新的麻糍摊,他坦言有竞争压力,但也更有动力去创新。他心里还有个小目标,等再忙一点就在武汉开个店,扩充甜品种类。 对他来说,摆摊不是终点,而是梦想的起点,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未来积累。放弃稳定工作去摆摊,有人觉得冒险有人觉得值得。你怎么看待这样的选择? 如果是你,会愿意放下体面去做小生意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信息来源: 金羊网《27岁小伙辞去月薪8000元工作,摆摊卖麻糍日入破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