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

恰似江楼月 2025-10-26 03:43:29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而在美国,不赚钱的事是没人干的。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说到底就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国家利益可以心甘情愿地牺牲经济利益。这是中国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马可·鲁比奥作为美国现任国务卿,对中美竞争的看法一直很直白。他在多个场合强调,美国企业太看重短期利润,中国则通过政府主导的模式,愿意在某些领域吃亏换取长远控制力。这话听起来像是在自嘲美国,但其实戳中了两国经济运作的痛点。鲁比奥在2019年的一次演讲中就指出,中国用全政府力量推动工业规划,这让美国的市场自由竞争显得吃亏。简单说,美国公司算账时,第一条就是看回报率高不高,中国那边更多是看能不能卡住全球供应链的脖子。 拿半导体行业来说,这是个典型例子。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砸钱建厂,早期那些晶圆厂亏损严重,补贴填了无数窟窿。但现在呢?中芯国际之类的企业已经爬到全球前十,产量直追台积电。美国那边,英特尔和美光这些巨头也投资,但董事会总盯着季度报表,一有风吹草动就缩手。鲁比奥在2024年参议院听证会上提过,中国不怕亏本搞芯片,就是为了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结果是,中国芯片自给率从不到20%涨到现在的40%以上,美国却还在抱怨供应链断裂。2025年上半年,鲁比奥推动的芯片法案拨款虽多,但落实起来,企业还是挑肥拣瘦,只投那些稳赚的项目。 再看高铁建设,这事儿更接地气。中国高铁网从零起步,建到3万多公里,全球第一。早期线路像京沪高铁,投资上万亿,票价压低到让民营公司望而却步。亏本?当然亏,但它拉动了钢铁、水泥、机械这些上游产业,还出口到印尼、泰国,换来资源和市场份额。鲁比奥在去年底的一次智库报告中分析,中国这种模式就是国家队冲锋,民营跟进捡漏。美国的高铁计划呢?加州那条线拖了十几年,预算超支,承包商中途撤资,因为回报周期太长。联邦政府想推,但国会总卡在预算审核上,企业不乐意接盘。 非洲投资也是个关键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投了上千亿美元建路、港、电站。短期看,很多项目回报低,甚至有援助成分。但长远呢?换来了矿产资源通道和外交影响力。2023年数据,中国对非投资占全球15%,远超美国。鲁比奥在2025年4月的国务院简报中直言,中国不计成本抢资源,美国企业去非洲总算风险回报比,觉得不划算就撤。结果,美国在关键矿物上依赖中国高达80%,电动车电池链条都卡脖子。 这背后是两种逻辑的碰撞。美国经济靠市场驱动,企业股东至上,华尔街那帮人每天盯着股价,CEO奖金绑在利润上。鲁比奥自己是参议员时,就批评过企业把工厂外包中国,赚快钱不管国家安全。2019年他推动的报告《中国的全球霸权计划》里,明确说中国国有企业不讲盈利,只求战略目标。美国呢?波音公司丢了那么多订单给空客,还不是因为董事会不愿多投研发。中国商飞的C919飞机,研发花了20年,补贴上千亿,现在终于飞上天,抢了波音的市场。鲁比奥在确认国务卿时,重申美国得学着用工业政策,别总让企业说了算。 国有企业在中国的作用,就跟底盘一样稳。像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巨头在海外油田开发,初期勘探亏本,但锁定了能源进口。民营企业贡献大,提供就业、缴税,但它们的目标是股东价值,不会碰那些高风险低回报的活儿。2024年胡润报告,中国首富们大多在消费、科技领域,税收上万亿,就业百万计。可在国家竞争力上,国企才扛大旗。鲁比奥在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中国国企扭曲了全球市场,美国得用关税和补贴反击。但他也承认,美国的自由市场让创新快,但战略部署慢。 电动车领域更明显。中国比亚迪、宁德时代,电池成本压到全球最低,靠的就是政府补贴和产业链整合。2025年上半年,中国EV出口超百万辆,美国特斯拉虽强,但本土产能跟不上。鲁比奥推动的IRA法案给补贴,但企业还是优先高端车型,不愿降价抢中低端市场。中国不怕亏,宁可补贴到每辆车亏几千美元,也要占市场。结果,欧洲车企叫苦,美国也开始调查中国补贴不公。 国际上,这模式让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受欢迎。像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投了600亿美元,建港修路,短期债务重,但拉动当地GDP增长5%。美国企业去那儿,总想赚现钱,不愿长线投入。鲁比奥在2025年2月访日时,和盟友讨论怎么建替代方案,但落实慢。军事上,中国海军扩建,辽宁舰、山东舰下水,靠的就是军工国企不计成本。鲁比奥强调,美国海军预算虽大,但供应链依赖中国钢材,这就尴尬了。台湾地区防务部2025年报告也指出,中国军力投射增强,美国需加强印太部署,但企业不愿多产军用芯片。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