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流行一个词叫“穷鬼发达国家”,说的就是日本韩国这种国家,表面看GDP挺高

史之必然 2025-10-26 00:17:06

现在网上流行一个词叫“穷鬼发达国家”,说的就是日本韩国这种国家,表面看GDP挺高,实际上老百姓日子过紧巴巴。   可能有人会犯嘀咕,发达国家不都该富得流油吗?咋还能跟“穷鬼”挂钩?其实这说的不是国家没钱,是普通老百姓手里的钱不好赚、不够花,明明顶着“发达”的名头,日子过得比咱们想象中拘谨多了。   先说说钱到手里这一步就不容易。日本韩国的工资单看着挺唬人,比如日本东京最低时薪能有1163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快60块,韩国今年最低工资也涨到了每小时10030韩元,月薪差不多210万韩元。可真到手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得先扣掉一大笔钱。两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都能到45%,赚得多扣得更多,再加上健康保险、国民年金这些社保,每月下来至少得扒掉工资的两成多。   更关键的是,好多人根本拿不到这个“标准工资”——日本差不多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是非正式员工,干的活不少,工资却比正式工低一半,还没年终奖和福利,韩国年轻人找份正式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不少人只能打零工过日子。   钱少还不算,花起来更肉疼,光是“住”这一项就能压得人喘不过气。韩国有种特别的租房方式叫全税房,看着像好事:交一笔押金不用交月租,到期押金全退。可这押金可不是小数目,得是房子总价的六七成,一套普通公寓的押金就得一两亿韩元,折合人民币几十万。   年轻人哪有这么多钱?只能掏空家里积蓄,甚至贷款去凑。可一旦房价跌了,房东资金链断了,押金就打了水漂,去年韩国就有三万多人被骗,好多年轻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日本东京的房租更实在,一个十平米的小单间,每月房租就得七八万日元,合人民币四千多,再加上水电煤气,刚够糊口的工资一下就没了大半。   日常开销也没个便宜的。在东京街边吃碗普通拉面,就得一千多日元,差不多六十块人民币;韩国超市里一颗大白菜有时候能卖到三千韩元,合十八块,随便买点菜水果就得花掉几万韩元。这些钱看着零散,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更别说教育、医疗这些大头,虽然两国福利不错,但稍微好点的医院、孩子上的补习班,照样得自己掏不少钱。韩国人为了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报补习班是家常便饭,一个月下来几万甚至几十万韩元就没了,普通家庭根本扛不住。   工作上的苦更是没地方说。日本的上班族看着体面,其实好多人天天加班,每月加班时间能到四十五小时,可加班费也就多给一点,身体累垮了也不敢轻易辞职。韩国更甚,每周加班上限就有十二小时,要是上夜班,就算给两倍工资,身体也熬不住。   更让人无奈的是,日本好多女性为了能享受配偶免税政策,故意把收入控制在低水平,明明能多赚钱,却不敢多挣,就为了那点福利补贴。   最让人揪心的是养老问题。日本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快占三成了,每三个干活的就得养一个老人,养老金根本不够花。有些老人实在没办法,竟然故意犯罪进监狱,就为了能有口饭吃、有地方住,现在日本监狱里六十岁以上的犯人都占了四分之一还多。韩国的老人也好不到哪去,好多人退休后养老金太少,只能接着打零工,年轻人还得背着一身房贷和信用卡债,哪有多余的钱帮衬家里,低收入个体户的负债都是收入的三倍了。   说到底,这事儿跟两国的制度和产业情况脱不了关系。韩国的财阀垄断了大部分产业,看着半导体产业风光,可利润都被大公司拿走了,普通员工赚不到多少,还得看大公司脸色吃饭。日本呢,这些年产业没那么景气,劳动力又少,只能靠大量临时工撑着,正式工作越来越少,大家收入自然上不去。再加上两国福利开支大,政府债务也高,想给老百姓多些补贴也力不从心。   所以说“穷鬼发达国家”,不是说国家真穷,是老百姓手里的钱没跟着GDP涨,赚得辛苦,花得心疼,日子过得紧巴巴。表面上的发达数字好看,可落到普通人的柴米油盐里,才知道日子有多实在,这大概就是大家这么叫的原因吧。

0 阅读:73
史之必然

史之必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