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00家银行消失,中年孔明的“卫生巾”机遇 银行以前赚钱赚到“不好意思”,

千年郭子仪 2025-10-25 09:01:31

当300家银行消失,中年孔明的“卫生巾”机遇 银行以前赚钱赚到“不好意思”,如今紧巴日子却成了常态。 当300多家中小银行悄然退场,一位名叫孔明的金融中年, 却在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比黄金还珍贵的机遇。 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又一家城商行被合并了。”孔明刷着新闻,手指停在标题上。 他曾是银行里的“明星客户经理”,如今却感到行业凛冬的寒意。 净息差缩至历史低点,不良资产悄然攀升,中小银行在“资产荒” 中艰难求生。孔明所在的部门人心惶惶, 他房贷、车贷、后代教育的“三贷”压力,像三座大山。 二、快递驿站的启示 妻子月英去驿站取快递,一个“比她人还大”的箱子怎么也找不到。 孔明火急火燎赶到,终于在揽收区旁边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那个箱子—— 里面是他帮月英囤的卫生巾。驿站小哥脸上写着“事后诸葛亮”:“早说嘛。” 孔明瞬间恍神。卫生巾,十年前就有男明星代言了, 如今却仍让月英在众人面前尴尬别扭。一个巨大的市场, 就因为传统的“不好意思”,被无数人视而不见。 三、困境中的金融人,如何发现身边的“卫生巾” 回去的路上,孔明一直在想。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中小银行注销是危机,但危机里藏着转型的生机: 有人深耕农村下沉市场,有人发展中间业务开源节流。 他想起刘晓春的观点:银行需要保持合理利润, 如同大人必须先戴好氧气面罩,才能帮助孩子。 个人何尝不是?与其在行业下沉中恐慌, 不如在需求痛点中寻找上升通道。 那个让月英尴尬的卫生巾,不就是被忽略的、 实实在在的民生需求吗? 四、结尾 孔明没有辞职。但他开始利用周末,研究社区女性用品的供应链。 他这位曾经的金融精英,把分析财报的精力, 用来分析卫生巾的材料成本和用户痛点。 他终于明白:真正的机遇,从不在于风口有多热,而在于你的解决方案,是否比别人的更贴心

0 阅读:1
千年郭子仪

千年郭子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