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10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以线上方式指挥了俄军战略核力量综合演习。 这个威慑意义非同小可,相当于俄罗斯向美西方展示了他的核力量,威慑意义大于实际战备意义。 普京通过视频连线全程观摩 ,这场演习可不是虚架子,“三位一体”核力量全登场了。 陆基从普列谢茨克发射“亚尔斯”导弹,海基核潜艇在水下发射“布拉瓦”和“青斑”导弹,空基轰炸机也射了巡航导弹 ,所有导弹都精准命中靶场目标。 这几款导弹每一个都不是摆设,全是俄军核力量的硬家底。“亚尔斯”射程能到1.1万公里,能带着好几个分弹头攻击不同目标,既能藏在加固的发射井里,也能装在机动发射车上到处跑,生存能力特别强 。“布拉瓦”是海基的主力,射程超9000公里,从北极冰层下都能发射,反导系统很难拦住,一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就能带16枚 。“青斑”虽然是液体燃料导弹,却能打1万多公里,抗干扰能力强,至今还是海基核力量的重要部分 。空基的图-95MS轰炸机发射的巡航导弹,也能搭载核弹头执行打击任务 。 俄方说这是“例行性演习”,但时间点选得很有讲究——正好赶上北约在搞“坚定正午”核演习,14个国家派了70架军机参与,美国还派了B-52轰炸机撑腰 。两边几乎同时亮核肌肉,说是“针尖对麦芒”一点不夸张。更巧的是,之前计划的俄美会晤突然取消了,美欧还刚对俄罗斯加了制裁,外部安全环境收紧,这场演习的威慑意味自然更浓了 。 从俄乌局势来看,俄军近期在战场上进攻在加速,乌克兰那边还在推所谓的和平方案,想逼俄罗斯让步。这种时候亮核力量,就是明确告诉西方和乌克兰,想靠施压让俄罗斯后退根本不可能,核力量就是局势升级的“底线保险” 。而且演习没用那些最新型的导弹,选的都是经过多次检验的成熟装备,既避免了出意外,也正好证明这些现役武器随时能拉出来用,战备状态一点不含糊 。 这场演习本质上是一场“战略表态”。俄罗斯不想搞新的军备竞赛,但必须让美西方清楚,其核力量的威慑力实打实存在,足以维持全球核均势 。对北约来说,一边强调自己的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一边又展示核联盟的凝聚力;俄罗斯则用“三位一体”的精准打击回应,双方都在向对方和国际社会传递自己的战略决心。 我的看法是,这种核力量展示更多是“心理战”和“底线警示”。在俄乌冲突胶着、俄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俄罗斯需要用最直接的方式划定红线,避免西方误判形势、持续加码对抗。但核威慑的本质是“用不用”的心理博弈,双方都清楚核冲突没有赢家,所以演习再热闹,最终还是为了在常规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非真的要走向核对抗。 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你们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