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美国又出招了,这次招数不影响卡车,却专门针对比

七妹自媒体 2025-10-24 17:12:33

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美国又出招了,这次招数不影响卡车,却专门针对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工厂生产的公交车。 美国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对进口公交巴士加收10%的税,这些在美国本地制造的公交车正是比亚迪在兰卡斯特工厂生产的。 美国每年需购入四千多辆公交车,但加了这10%的税后,缅因州取消了20辆订单,芝加哥和洛杉矶也在重新评估采购计划。 最让人费解的是,比亚迪这工厂可不是随便搭的“组装点”,2013年就砸了2.3亿美元在兰卡斯特建厂,占地相当于6个足球场,年产能能到1500台,800多个员工全是当地人。建厂前当地失业率高达24%,快赶上大萧条了,工厂投产后失业率直接降到4%,白天的犯罪率都降了40%,市长都公开说比亚迪是“经济拯救者”。可现在,美国硬是把这家100%本土生产的巴士算成“进口”,这操作明摆着是针对性打压。 之所以盯着比亚迪下手,根本原因是它在美国电动大巴市场太能打了。现在全美30多个州都在用比亚迪的车,纯电动大巴市场份额占了60%以上。而且它的车是真划算,羚羊谷交通局用下来,总运营成本降了50%,每辆车每天还能省190升柴油,既省钱又环保。反观美国本土车企,在电动大巴领域长期没动静,不愿花钱搞研发,只能靠政策“堵路”而非技术竞争。 更显双重标准的是,美国一边给本土企业发巨额补贴,比如给特斯拉补了340亿美元,却反过来指责只拿了37亿美元中国补贴的比亚迪“靠补贴竞争”。这次政策还特意给墨西哥卡车开了豁免,偏偏把占美国进口巴士市场不足5%的中国车企排除在外,针对性藏都藏不住。2018年特朗普政府就对进口巴士加过税,直接让美国本土巴士价格涨了15%,现在不过是历史重演。 这10%的关税看似不多,实则会引发连锁反应。公交公司的采购成本涨了,要么涨票价让民众买单,要么缩减线路影响出行,最终还是美国纳税人掏腰包。高盛早就算过,这类关税成本里,55%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企业只承担22%,还会推高通胀。对比亚迪来说,短期确实有订单流失的压力,但它的巴士已经卖去100多个国家,英国去年采购的电动巴士里中国产品占了32%,美国市场的壁垒挡不住技术竞争力。 我的看法是,这场关税风波本质是“保护落后”的短视行为。比亚迪用12年时间证明了全球化合作的双赢——既带活了当地经济,又给美国带来了更优质的公共交通选择。美国本土产业的差距靠关税补不上,反而会因为缺少竞争失去创新动力。在新能源革命的大趋势下,靠“筑墙”隔绝对手,最终只会让自己在技术迭代中落后。 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你们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七妹自媒体

七妹自媒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