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熬死苏联,同样就能熬死中国?李显龙的一番话说到点上了,他认为如果美国想用同

烟雨评社 2025-10-24 11:50:46

美国能熬死苏联,同样就能熬死中国?李显龙的一番话说到点上了,他认为如果美国想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中国,结果只会是失败! 2024年亚洲安全峰会上,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被记者问到这个话题,他回答得很干脆:“中国不是苏联,也不会走苏联的老路。”这话说得中肯,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要弄明白李显龙这话的道理,得先回头看看美国是怎么熬死苏联的。冷战时期,美苏是典型的 “零和博弈”,双方在军事上搞军备竞赛,苏联为了和美国拼核武器、太空竞赛,把全国近 40% 的资源都砸进军工领域,民用产业却一塌糊涂,连老百姓的面包供应都成问题。 美国还联合盟友搞技术封锁,逼得苏联在高科技领域只能闭门造车,最后经济结构彻底失衡,撑到 1991 年再也扛不住了。可现在的中国,跟当年的苏联完全是两种样子。 中国的经济结构从根上就和苏联不同。中国早就不是靠单一产业撑场面的国家,2024 年 GDP 里,服务业占比超过 54%,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近 30%,小到家电、手机,大到高铁、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像苏联那样搞 “经济孤岛”,而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2024 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突破 5 万亿美元,和 120 多个国家保持着最大贸易伙伴关系,连美国的苹果、特斯拉都把中国当成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 美国想复制当年对苏联的全面封锁,首先就得问问自己国内的企业答应不答应,毕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每年能给美国总部贡献近 30% 的营收,苹果的中国供应链一旦断了,全球 iPhone 供货都得出问题。 李显龙还特意提到,中国和苏联在国际合作模式上的差异,是美国没法复制冷战策略的关键。当年苏联搞 “华约体系”,本质上是靠政治和军事控制盟友,经济上搞 “经互会”,却总是以自身利益为先,盟友们怨声载道。 可中国搞的 “一带一路”,是实打实的互利合作,比如中老铁路开通后,老挝从 “陆锁国” 变成 “陆联国”,2024 年对外贸易额增长了 47%;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建成后,当地就业岗位增加了 12 万个。 这种靠合作共赢建立起来的国际联系,和苏联那种强制捆绑完全不同,美国想像当年拉拢盟友孤立苏联那样孤立中国,难度大得不是一点半点。 2024 年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突破 6.5 万亿美元,欧盟虽然偶尔跟着美国喊 “去风险”,但和中国的经贸合作额还是涨了 8%,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为了美国的战略,放弃和中国合作的实惠。 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在的自身状况,也没法和当年冷战时比了。冷战时期的美国,制造业占全球 40% 以上,财政赤字控制得很好,还能通过马歇尔计划稳住欧洲盟友。 可现在的美国,2024 年联邦政府债务突破 35 万亿美元,比全年 GDP 还高,制造业占比跌到 8.5%,连口罩、药品这些基础物资都得靠进口。 之前美国想搞 “芯片法案” 限制中国,结果国内芯片企业因为失去中国市场,2024 年营收平均下降了 22%,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天天找政府要补贴。 反观中国,在芯片领域早就开始自主突破,2024 年国产 28 纳米芯片量产,市场占有率从 3% 涨到 15%,5G 专利数量占全球近 42%,美国想靠技术封锁拖垮中国,反而倒逼中国加快了自主创新的脚步。 李显龙在讲话里还提到一个细节,他说冷战时美苏几乎没有经济往来,可现在中美之间每天的贸易额就超过 15 亿美元,这种深度绑定让 “熬垮” 变得不现实。 美国要是真像对付苏联那样搞全面对抗,首先受伤的会是自己的消费者 ——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日用品占比超过 40%,一旦加征高额关税,美国老百姓买个保温杯都得多花三成钱。 这种民生成本,美国政府根本扛不住,毕竟 2025 年就是美国大选年,选民可不会为了所谓的 “战略竞争”,忍受生活成本上涨的压力。 说到底,美国当年能熬死苏联,是因为苏联自身经济结构有致命缺陷,还陷入了和美国的军备竞赛陷阱。可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国内市场,还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这些都是当年的苏联没有的优势。 李显龙点破的,正是这种 “时代差异”—— 用冷战思维应对 21 世纪的中美关系,本身就是找错了钥匙,最后自然打不开门。 李显龙的那句提醒不是劝和,它是出于一种现实主义考虑: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硬碰硬的策略经常把两边都推到损失更大的境地,把竞争放到制度和规则的赛道上拼技术、拼创新,比把整个关系往对抗深渊推要聪明得多。 信源:环球网:《美媒:李显龙警告美国 对华策略不能照搬苏联经验》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