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重病的浙江副省长冯白驹写了一封求救信,伟人读后,立即派人喊来广州军区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22 21:52:02

1971年,重病的浙江副省长冯白驹写了一封求救信,伟人读后,立即派人喊来广州军区丁司令,问:你认不认识冯白驹?丁司令答:知道,只是不熟悉,伟人讲:派专机接他,去你们广州军区好不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冯白驹出生于海南琼山的一个贫苦农家,从小聪慧过人,但家境困窘,少年时,他通过阅读接触到进步思想,对不公的社会现状产生了深刻的思考,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与旧世界决裂的道路。   1927年,国民党清党行动席卷全国,琼崖地区的革命力量危在旦夕,23岁的冯白驹临危受命,带领一支小队进入深山老林,那时的琼崖党组织几乎全军覆没,冯白驹主动挑起担子,带领剩余的同志重建了组织核心,这支队伍,后来成为琼崖纵队的基础。   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用土枪长矛与敌人对抗,食物匮乏时靠野果和野菜充饥,母瑞山的密林见证了他们的坚持和牺牲,许多人倒下了,但冯白驹始终保持乐观,他鼓励战友们唱歌、跳舞,用这种方式缓解大家的焦虑和疲惫。   抗战爆发后,琼崖纵队成为海南岛上唯一的抗日力量,面对敌人的“三光政策”和围剿,冯白驹决定坚守阵地,他带领队伍与日军周旋,打响了海南抗战的第一枪,到抗战胜利时,这支队伍已经控制了海南的大部分地区,为后来的解放斗争奠定了基础。   解放战争期间,琼崖纵队的处境更加艰难,上级曾指示他们撤离,但冯白驹认为,依靠群众的支持和长期积累的斗争经验,坚持留守更符合实际,他的判断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1950年,琼崖纵队与解放军主力部队配合,成功完成了解放海南岛的任务。   海南解放后,冯白驹转而投身到建设事业中,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橡胶禁运,而橡胶是工业和国防建设的关键资源,冯白驹带领退伍军人和青年,冒着瘴气开辟橡胶园,他亲自示范割胶,哪怕被蚂蟥咬得双腿流血也不在意,到1958年,海南的橡胶产量已能满足全国的大部分需求,成为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957年,冯白驹因“地方主义”问题受到批评,被调离海南,前往浙江担任副省长,尽管如此,他对海南的牵挂从未停止,特别是橡胶种植,他始终认为应该扩大到五指山区,但当时的技术难以克服高海拔种植的难题,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到1971年,冯白驹因长期操劳患上重病,病情日益严重,他以书信的方式请求组织救治,信写在卫生纸上,字迹潦草却真挚,伟人看到信后,立即指示派专机将他接到广州治疗,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对革命功臣的关怀,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到广州后,冯白驹得到了最好的医疗条件,但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尽管如此,他依然关注海南的橡胶事业,躺在病床上的他,多次修改种植方案,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关心试验田的苗木长势,他的同事曾回忆说:“他对海南的牵挂,一直没有停止过,”     1973年,冯白驹因病去世,享年70岁,他的一生,从革命战士到地方建设者,无不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信念,在他的葬礼上,一位老战友带来了一罐橡胶乳液,倒在他的墓前,这种乳液,曾是海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也是冯白驹生命中最后的牵挂。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琼崖纵队创始人冯白驹:23年红旗不倒》    

0 阅读:171

评论列表

tb7181227873

tb7181227873

2
2025-10-22 22:20

功勋卓著,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