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尼姑庵——亚青寺,有2万多名女性在此苦修,这里有一个死规定:天黑之后,所有女性不得外出,一旦违反规矩,立马被赶出寺庙!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亚青寺,坐落在四川甘孜的高原上,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两万多名女性修行者,用她们的方式追求信仰,远远望去,密密麻麻的小木屋点缀在山谷间,红色的外墙与周围的雪山草原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地方,既是修行的净土,也是她们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这座寺庙建于1985年,由一位藏传佛教大师阿秋仁波切创立,最初的目的,是为藏区的女性提供一个可以安静修行的地方,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较低,许多女孩从小就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长大后还要面临被迫婚嫁的命运,阿秋仁波切不忍看到这样的生活,于是决定创建一个能让她们学习和修行的场所,亚青寺的建立,为她们提供了一个从头开始的机会,也成为许多女性逃离苦难的最后归宿。 来到这里的觉姆们,有的人为了躲避包办婚姻,有的人是对世俗生活感到失望,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她们都选择在这个地方重新定义人生,亚青寺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她们从未抱怨,因为她们相信,只有经历这样的磨炼,才能走向内心的宁静。 觉姆们的生活非常简单,她们住在几平方米的小木屋里,木屋是自己搭建的,里面几乎没有多余的物品,冬天的夜晚气温会降到零下二十度,屋子里冷得呼出的气都会结霜,每天凌晨四点,她们就要起床诵经,接着是一天的修行和劳作,寺庙每月给她们三百元生活费,用来购买糌粑、酥油茶等基本生活用品,这个数字虽然微薄,却是一种提醒:修行意味着远离物质依赖。 亚青寺有一条特别严格的规定,就是太阳落山后觉姆们必须回到自己的小木屋,禁止外出,这条规定并不是单纯的限制,而是有着深刻的意义,首先是安全考虑,高原的夜晚寒冷刺骨,山路崎岖不平,草原上还可能出现狼和熊等野生动物,过去曾有修行者因为夜间外出而遭遇意外,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寺庙对夜晚的行动实施了严格的限制。 夜禁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安全,对修行者来说,夜晚是最容易滋生杂念的时间,有人会忍不住想去买些零食、衣服,甚至化妆品,若是放任这种行为,修行的意义就会被冲淡,更重要的是,亚青寺不仅有女性修行者,还有男性修行者扎巴,虽然男女的住宿区严格分开,但夜晚若没有约束,难免有人会打破戒律,夜禁的存在,不仅是为了个人的修行,也是为了整个修行环境的纯净。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规定或许过于严苛,但对觉姆们来说,这是她们心甘情愿的约束,很多人来到这里,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逃离过去的束缚,在寺庙里,她们不再是家庭的附属,也不再是被社会定义的角色,而是一名修行者,她们通过这样的生活,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 亚青寺的修行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劳作中,还包括每年冬天的百日闭关,这段时间里,觉姆们要独自在狭小的木屋内度过,面对孤独与严寒,她们每天只能吃糌粑,喝清水,长时间打坐冥想,这样的生活对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但觉姆们却认为,这是一种成长的历练,闭关修行不仅筛选出真正虔诚的人,也让她们在孤独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尽管亚青寺的生活看起来艰苦,但对觉姆们来说,这里却是她们的净土,没有人逼迫她们留下,她们也完全可以选择离开,然而,她们选择了坚持,因为她们相信,苦难是通向解脱的道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人追求物质的享受,而这些觉姆却选择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生活方式,她们的选择,或许在旁人眼中无法理解,但却是一种值得尊重的信仰实践。 在亚青寺,规矩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觉姆们不能穿黑色衣服,不能随意离开寺庙,甚至不能从下往上穿衣服,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些规定毫无意义,但正是这些细节,让寺庙的秩序得以维持,两万多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生活很快就会变得混乱,而这些规矩,也帮助觉姆们在修行中保持专注,不被杂念打扰。 亚青寺并不是唯一一座女性修行的寺庙,但它的存在却具有非凡的意义,在藏传佛教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中,这座寺庙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平等修行的机会,这里的觉姆不再是社会边缘的弱者,而是作为修行者,追求心灵的升华,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信仰的力量。 信息来源:《宗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最大的尼姑庵——亚青寺,有2万多名女性在此苦修,这里有一个死规定:天黑之后,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22 20:55:49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