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事儿,挺有意思——印度有个女留学生在咱这儿的985学临床,妈妈陪读过来,一看咱这城市又干净又安全,高楼林立,吃的还多,人也客气,直接动了心思:想把儿子也接来陪读,将来让俩孩子在这儿扎根,再把一大家子十几口全接过来。 结果呢?签证部门直接给拒了。不是咱不近人情,陪读这事儿,全世界基本都有规矩——直系亲属一人陪读,这是底线。要是开了这个口子,今儿接儿子,明儿是不是就能接亲戚?后天是不是能把整个家族都张罗过来?加拿大那前车之鉴还不够明显吗? 有人可能觉得“太较真”,但咱得想明白,城市的好,是几代人攒下来的家底。干净的街道、便利的生活、安全的环境,哪一样不需要秩序托着?要是谁都能借着各种由头“搭便车”,那咱自己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说真的,欢迎真心来学习、来交流的朋友,但规矩就是规矩。就像自家请客,能让客人住客房,可不能让人家把亲戚朋友全招呼到你家主卧来吧?守住底线,不是排外,是为了让真正该来的人来得舒心,让咱自己的日子过得踏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你问我为啥巴基斯坦没几个印度教徒,印度却养着一亿多穆斯林?别急,听我唠。
【99评论】【60点赞】
痛水果湖的木马
我们中国人智商全世界第一,我们不需要任何留学生,也不欢迎留学生,摆脱留学生哪里来回哪里去,我们一个都不要
用户14xxx33
临床医学国内高考多少分?印度阿三留学多少分?
一样的月光
我们需要的是人才,不是人口
绿之心 回复 10-23 00:46
它们都不是人
用户14xxx25 回复 10-23 01:53
咱们也不缺人才
赫椋
看看外国对中国人的签证态度。中国海关算狠克制了,不像有些国家动不动就卡人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