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邻居家16岁的女儿不幸去世了。不是因为意外,而是… 邻居俩夫妻没什么文化,只能干些最累的体力养家糊口。 邻居夫妻是最普通的打工人,干着最累的活,却把“出人头地”的执念,变成了扎向女儿的刀子。考得不好就打骂、饿肚子、锁房间,他们以为这是“为你好”,却没看见孩子眼里的光一点点熄灭。女儿患上抑郁症,他们当成青春期叛逆;月考考砸了,又是一顿羞辱,可他们从没想过,这个一直被否定的孩子,只是想要一句夸奖。 直到深夜10点,孩子从10楼跳下,遗书里写着“你们只关心成绩,从没给过我爱”,夫妻俩抱着冰冷的尸体崩溃,可后悔能换回什么?孩子再也醒不过来了。 多少父母都在犯同样的错:把自己没实现的遗憾,当成孩子必须完成的使命;把“打骂”当管教,把“施压”当期待,却忘了孩子首先要活得开心,才谈得上未来。成绩再好,能比得上孩子鲜活的生命吗?比起“出人头地”,孩子健康长大,能笑着说“我被爱着”,才是最该守住的底线。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父母?如果是你,会怎么平衡对孩子的期待和关爱?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