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做梦也想不到,俄罗斯居然会要求割土求和。据说在美俄通话的过程中,克宫提出用赫尔松、扎波罗热这部分地区,来交换整个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这一提议在美国看来,已经是巨大的进展,然而欧洲官员则认为,泽连斯基不会答应,因为俄罗斯割的不是自己的土,而是乌克兰的肉。虽然按照该方案,基辅能够拿回一部分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但是丢掉整个顿巴斯,对乌克兰而言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接受的。
美国这边先松了口气。他们觉得这是俄乌冲突以来最大的谈判进展,毕竟之前双方都咬着牙不松口。拜登政府私下里甚至把这当成“外交突破”,忙着跟幕僚讨论后续推动谈判的步骤。
欧洲官员却直接泼了冷水。他们在闭门会议上直言,泽连斯基根本不会答应。理由简单又扎心,俄罗斯割的不是自己的地盘,全是从乌克兰身上剜下来的肉。
顿巴斯现在的局势早就不是“争议地区”那么简单。卢甘斯克州早在2023年就被俄军完全控制,连州府利西昌斯克的最后一道防线都被突破。顿涅茨克州更棘手,除了阿夫杰耶夫卡等少数据点还在乌军手里,大部分区域的行政机构都换成了俄方扶持的势力。
俄罗斯这时候提交换,等于把已经吃到嘴里的顿涅茨克“合法化”。泽连斯基要是点头,等于主动放弃了比两个基辅还大的国土,这在乌克兰国内是绝对的政治自杀。
泽连斯基心里比谁都清楚后果。他从开战第一天就喊着“不放弃乌克兰一寸领土”,办公室墙上还挂着顿巴斯矿区的老照片。现在要是把顿巴斯让出去,西部的民族主义者会直接上街抗议,东部顿巴斯的乌克兰难民更会觉得被背叛。
可不答应的麻烦也不小。美国已经流露出施压的苗头。五角大楼最近放缓了“海马斯”火箭炮的交付速度,国会那边也有人提出“要评估援助的性价比”。美国的援助是乌军的生命线,真要是断了供,战场形势会立刻恶化。
俄罗斯那边的态度更直接。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已经放话,要是谈判破裂,俄军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实现目标”。这话不是空架子,俄军在扎波罗热方向已经集结了三个装甲旅,明显是做好了两手准备。
美国的心思其实不难猜。他们最近在亚太方向忙着搞“芯片联盟”,还在南海搞联合军演,自然希望俄乌冲突能尽快画上句号。俄罗斯抛出的提议刚好给了他们一个台阶,哪怕这个台阶对乌克兰来说很屈辱。
欧洲国家则陷入了更深的矛盾。德国总理朔尔茨虽然还在承诺给乌克兰送“爱国者”导弹,但国内的化工企业已经因为能源价格上涨倒闭了十几家。法国民众更是发起了“反战游行”,要求政府停止向乌克兰输送武器。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赫尔松州的俄军补给线一直被乌军无人机骚扰,上个月甚至有一艘弹药运输船在第聂伯河被炸沉。扎波罗热地区虽然占着核电站,但周边的乌军反攻从没停过。用这些本来就不稳的地盘换顿涅茨克,等于用“虚子”换“实子”。
顿巴斯对乌克兰的意义远不止领土。这里是乌克兰的工业心脏,开战前有全乌最大的煤矿和冶金企业,光顿涅茨克的钢铁产量就占全国的35%。要是丢了顿巴斯,乌克兰的经济直接就垮了一半,未来十年都翻不了身。
泽连斯基还有个没法说出口的顾虑,就是俄罗斯的信用。2022年3月双方在伊斯坦布尔谈过一次,当时俄罗斯答应停火并撤出基辅周边部队,结果转头就对马里乌波尔发起猛攻。现在再跟俄罗斯谈领土交换,他怎么敢保证对方不会出尔反尔?
乌克兰民众的态度更能说明问题。基辅街头最近出现了不少标语,写着“顿巴斯不是筹码”。现在的乌克兰就像站在悬崖边上。往左走,是放弃顿巴斯换来暂时的和平,但要背负千古骂名。往右走,是继续战斗,但要面对美国施压和俄军猛攻。
美国在催,俄罗斯在逼,欧洲在观望。泽连斯基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两份文件,一份是美国草拟的谈判框架,一份是乌军前线的兵力损耗报告。他盯着这两份文件看了一整夜,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这场冲突里最无奈的还是普通老百姓。顿涅茨克的煤矿工人彼得现在躲在地下室里,每天靠吃罐头度日。他既不想被俄军控制,也怕战争一直打下去。“我只想挖我的煤,养活老婆孩子,为什么要让我们选边站?”
俄罗斯的“割土求和”提议,说到底就是场不平等的博弈。它把乌克兰逼到了最艰难的十字路口,而不管泽连斯基最终怎么选,付出代价的永远是那些只想安稳生活的普通人。这场仗到底还要打多久,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很清楚,没有谁能靠着牺牲别人的领土换来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