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捡,农户发现后,不但不阻拦,反而催促他们:快捡吧,随便捡!原来,这些蔬菜都是农户不要的,就算他们不来捡,也是放在地里烂掉,夫妻俩1整天,捡了500斤,整个冬天的蔬菜都有了!网友:这样挺好的,不浪费粮食! 秋日的内蒙古草原边缘,304国道旁的农田里正上演着一幕特别的场景。 近五十辆京津冀牌照的汽车整齐排列,田埂上满是忙碌的身影,笑声与农具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河北燕郊一对夫妻的身影也在其中,他们没想到,原本计划的草原之旅,会变成一场意外的“丰收”。 这对夫妻驱车三百多公里来到多伦县,出发前他们就听说,每到秋收结束,当地农田里常会留下一些农户用不上的蔬菜,恰逢当时市场上蔬菜价格上涨,便特意带上蛇皮袋和小推车,打算碰碰运气。 刚踏入农田,两人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白菜裹得紧实,土豆表皮光滑,洋葱和甘蓝透着新鲜劲儿,只是个头比市场上卖的稍小,外形也不够规整。 从上午到下午,夫妻二人分工协作,丈夫专注地扒着地里的土豆,妻子则弯腰捡拾散落的洋葱和白菜,一整天下来,足足收获了五百斤蔬菜,后备箱塞得关不上,带回家后把储藏室堆成了小山。 有部分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视频里的白菜还整整齐齐长在地里,丈夫用菜刀砍取的行为,很难让人相信这些是农户不要的蔬菜,怀疑这并非“捡”而是“偷”,核心疑问集中在这些长在地里的蔬菜到底算不算“遗弃物”。 面对质疑,不少有过类似经历的网友主动站出来澄清。 他们表示,自己去内蒙古旅游时,也曾在农田里捡拾过剩余的农作物,比如被摘走大果后的小南瓜,还有农户筛选后剩下的小土豆。 这些网友解释,当地农户收获时,会先把外形规整、个头达标的蔬菜卖给收购商,剩下的因为卖不上价钱,自己又吃不完,就会留在地里,久而久之形成了默认的习惯,允许路人捡拾。 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说,真正的“捡”针对的是所有权人明确放弃的遗弃物,比如放在垃圾堆旁的物品才能被认定为别人不要的东西。 而长在地里的蔬菜,必须得到主人明确同意后才能采摘,否则就可能涉及不当获取。 但在这个事件里,当地农户不仅没有阻拦,反而主动催促路人“快捡吧,随便捡”,清晰表达了放弃这些蔬菜所有权的意愿,这也让夫妻的行为完全符合合法捡拾的条件,和“偷”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的包容,源于当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惯。 内蒙古地广人稀,春种秋收时农户们总会互相搭把手,对于收获后剩下的粮食蔬菜,他们觉得烂在地里太可惜,不如让路人得些实惠,既不浪费粮食,还能结个善缘。 五百斤蔬菜的收获,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而对于当地农户而言,则是避免了粮食浪费。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金羊网2025年10月19日关于《河北一夫妻自驾到内蒙捡农民丢弃的蔬菜,当事人:一天捡了约500斤》的报道
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捡,农户发现
一叶知大事
2025-10-20 09:51:30
0
阅读: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