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农村奶奶晒“秋收账本”,13张照片刷爆朋友圈:原来这才是中国人最踏实的浪漫 “玉米2800斤,卖了3920块;花生12袋,留4袋榨油,剩下的能换2000多;院里的鸡下了156个蛋,昨天给城里孙子寄了100个……” 10月中旬,河南周口的李桂兰奶奶,在村里“银龄学堂”学会发朋友圈后,第一次晒出自家的“秋收账本”。没成想,13张配着手写文字的照片,3天就引来500多条评论,连在外打工的儿子都在下面留言:“妈,今年别太累,明年我请假回家帮收。” 李奶奶的院子,是豫东农村常见的青砖瓦房,却藏着“丰衣足食”最生动的模样。账本第一页照片,是她和老伴凌晨5点在玉米地的合影:69岁的张爷爷扛着装满玉米的麻袋,裤脚沾着泥,却笑得露出牙;李奶奶举着刚掰下来的“双胞胎”玉米,手机都没拿稳,照片有点糊,却能看见她眼角的皱纹里都堆着笑。 “往年收玉米,得雇人、租机器,忙半个月还得贴钱。”李奶奶在照片下写,“今年不一样,村头修了水泥路,收割机直接开到地边;合作社帮着联系了收粮的,玉米刚装袋就拉走了,钱当天就到账。”她特意拍了张手机银行的截图,3920元的转账记录下面,备注着“2024年秋玉米款”,评论区里,好多网友说“这数字比年终奖看着还踏实”。 最让大家热议的,是账本里“不赚钱”的部分。有张照片是窗台摆着的8瓶花生油,瓶身上用红笔写着名字:“儿子1瓶、女儿2瓶、隔壁王婶1瓶……”李奶奶说,每年收完花生,她都会榨100多斤油,除了自家吃,全部分给在外的孩子和村里的老人。“以前油金贵,过年才能炸回丸子;现在花生收得多,榨的油吃不完,给孩子们捎去,比啥都强。” 还有张照片特别暖:院角的鸡窝前,李奶奶正给母鸡添饲料,旁边的竹筐里,躺着十几个刚下的鸡蛋。“这些鸡是开春养的,每天能捡十几个蛋,自己吃不完,就寄给城里的孙子。”她在文字里念叨,“孙子上次视频说想吃奶奶腌的咸鸡蛋,我攒了100个,昨天让镇上的快递寄走了,估计明天就能到。” 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晒起自己的“农村记忆”:“我奶奶也这样,每次寄东西都要塞满一箱子,连红薯干都用真空袋装好”“想起小时候帮我妈收玉米,虽然累,但晚上能吃玉米糊煮鸡蛋,特别香”“现在农村真好,路通了、收入高了,老人也不用那么辛苦了”。还有在外打工的网友问李奶奶:“婶子,你们村还招不招人种地?我想回家了。” 李奶奶没料到,自己的“秋收账本”能引来这么多人关注。她在最新一条朋友圈里说:“谢谢大家喜欢我的账本,其实这都是咱农村人的平常日子。现在政策好,地好种、粮好卖,咱们的日子就像这玉米一样,一年比一年饱满。” 如果你也有过农村生活的回忆,或者见过这样踏实的“丰收时刻”,不妨在评论区晒一晒你的故事——是奶奶腌的咸菜,还是爷爷种的西瓜?那些藏在烟火里的温暖,才是我们心里最珍贵的“丰衣足食”。秋收情景 父母收玉米日常 田园玉米图 晒玉米的老人
68岁农村奶奶晒“秋收账本”,13张照片刷爆朋友圈:原来这才是中国人最踏实的浪漫
蔡正
2025-10-19 22:07:38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