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年,俄罗斯才终于明白:光是击溃敌人没多大用,还得学学中国的歼灭战才行! 这场俄乌冲突从开打到现在,既没有出现预想中的闪电战速胜,也没有谁能彻底占上风,俄罗斯在战场上一次次把乌军打退,但每次都只是逼他们后撤,而不是把主力彻底端掉,乌军退了,收拾好又能回来,背后还有西方给钱给武器,这仗就成了没完没了的拉锯。 如果对战争的目的理解不透,就容易陷进这种循环里,中国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就是靠歼灭战一口口吞掉敌人主力,而不是单纯地追着他们满地跑。 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不急着夺城,而是想法设法把国民党精锐包住打光,这样敌人的建制和骨干都没了,南线守军自然无力支撑,假如当年只是打退、没消灭,那么国民党依旧能在南方集结,各大战场还会一而再延长到不知道哪年。 歼灭战真正打的是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得他们伤筋动骨、建制全断,就算有人补上来也成不了气候,因为新的兵力配合不了,缺指挥缺经验,反抗的意志也会被瓦解,这才是让战争快速结束的关键。 反观俄军,战争一开始是从多方向快速推进,想速战速决拿下基辅,但推进太快,后勤断、情报慢,结果被乌军在外围拖住。 乌方没去死扛,而是机动转移,盯着俄军薄弱处下手,俄军打正面,乌军就避开,一旦俄军被拖疲了,乌军又杀回来,这种打法让俄军的初期优势没能转化成决定性胜利。 后来战线稳定下来,俄军依旧是找点突破,强攻一段时间,占下一块地方,乌军打不过就撤,但乌军撤得有计划,保住了主力,回到后方一段时间,西方的物资和兵员马上跟上,很快就能组建新部队再反扑。 于是俄军一次次打,一次次再防,地盘打到手很快又丢,这种对耗,让俄军越打越陷。 这种打法,说到底就是“赶走”而不是“消灭”,敌人只要主力还在,就算撤了也能重整旗鼓,打的是同一批人,消耗的是自己的人力和物资,结果战斗没有尽头。 三年过去,俄军才发现,把对手赶跑和让对手彻底消失是完全两回事,只打一场场消耗战,虽然看着有些进展,但敌人的根基没动,战争就会无休无止。 能不能学会用集中优势、彻底打掉敌主力的办法,可能才是决定这场战争怎么收场的关键。
打了三年,俄罗斯才终于明白:光是击溃敌人没多大用,还得学学中国的歼灭战才行!
芸霄记史
2025-10-19 12:53:22
0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