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如果美国不撤回部署在菲律宾和日本的中程导弹,中国也可和古巴,委内瑞拉搞军事演习,然后把他们的中程导弹部署到古巴和委内瑞拉,并派军事顾问团教会他们使用中程导弹。俄罗斯已经在开始做了。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美国把中程导弹推到日本、菲律宾那一刻,这局台面就彻底变了,过去是它到处宣称“维护和平”,现在却是在咱家门口摆炮,明晃晃地告诉你:我来,你忍着。 这种操作不是什么防御,而是把风险硬压给别人,把安全问题变成政治筹码——打不打无所谓,关键是让你紧张、让你花钱、让你疲于应对。 可它忘了,大国安全从来不是单边说了算,你能往我门口架武器,我也能让你在自家后院听到倒计时的声音。 这些中导可不是摆设,射程动辄一两千公里,覆盖咱们东南沿海核心经济区,而且“堤丰”这样的机动系统说搬就搬,今天在岩国,明天在吕宋,战斧导弹随时可上车就走。 美国玩的,是“节点加机动”的威慑模式——不求打一仗,只求天天让你提心吊胆,它想要的是心理和节奏优势,不是战争,而是让对手为“不确定”买单。 可问题来了,它真以为这种玩法没代价吗?别人或许退缩,中国不会,对等反制的逻辑很简单:谁要把威胁变成常态,那就得准备承受对等的回声。 眼下俄罗斯已经在加勒比动了,顾问团进古巴、导弹进委内瑞拉,美国国会炸了锅,那不是因为导弹飞了多远,而是威胁从“理论”变成“本土现实”。 当华盛顿发现自己也可能没预警、没安全缓冲,那时桌面上的谈判才开始有诚意。 中国会不会这么做?关键不在敢不敢,而在会怎么做,真正的高段位不是冲动反击,而是有节奏地摆明选项:演训先行,顾问入场,再到有限部署。 演训不是摆拍,而是打通通信链、侦察链、打击链;顾问不是站队,而是教怎么用、怎么保养、怎么联动雷达与岸基系统;部署不是永久驻军,而是形成“可回撤的存在”。 这背后不是火药味,而是让美国意识到——威慑也有成本,不能永远只让别人承担。 当然,这套打法得有边界,否则就会被西方乱扣帽子。 中国如果真的这么推进,必然三条原则不动:一是主权国自愿,不搞买办式殖民布局;二是程序公开,有通告、有热线;三是随时可撤,不搞冷战式永久基地。 这不是软弱,而是告诉对手——我是在“对等回应”,不是寻求对抗升级。 如果真走到这一步,美国会受什么冲击?三个现实可能会迅速上桌。 预警时间压缩,美国南方司令部的神经会全面紧绷;第二,预算压力陡升,本土政客得面对“拉美部署到底值不值”;第三,盟友态度转凉,日本、菲律宾最多口头支持,不会愿意为美国本土危险陪葬。 这时,美国就不得不把嘴上的“价值”换成账本里的“代价”。 那接下来会怎样?对话会变质,议题不再是“撤不撤”,而会变为“限制部署范围、通报机制、互不靠前”,这是美国最怕但迟早要面对的结果——它的安全必须重新进入“互认模式”,不能再玩“只许我威胁、不许你靠近”。 从整个博弈角度看,这不是爽快的冲突剧,而是冷静的策略书。 中国真正要的不是导弹去加勒比,而是把军事问题拉回谈判桌,把一边倒的霸权姿态扳成可对话的对等姿态。 换句话说,我们不是想攻击美国,而是要让美国明白:要么大家都守规矩,要么你也别想着独享安全。 说白了,安全不是威胁别人得来的,如果美国不收起它那套前沿压制,中国完全有能力把威慑变成照镜子——让它看看,被人瞄准是什么滋味。 到那时,谁先喊谈判,谁就知道规则从来是互相制定的,不是一个人写给别人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外媒:如果美国不撤回部署在菲律宾和日本的中程导弹,中国也可和古巴,委内瑞拉搞军事
木槿论事
2025-10-18 20:53: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