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萨达姆的两位女婿结束了逃亡生涯,在伊拉克驻约旦大使的陪同下,踏上了归国之路,殊不知,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张无形的大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6年2月,当侯赛因·卡迈勒和萨达姆·卡迈勒两兄弟坐在驶向伊拉克的车里时,他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趟回家路会成为一条不归之路。 半年前他们带着妻儿匆忙逃离巴格达,现在却选择相信岳父那句“既往不咎”的承诺,这个决定最终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说起这两兄弟的发迹史,其实颇有些传奇色彩,哥哥侯赛因生于1954年,早年在军队里摸爬滚打,凭着过硬的本事和对萨达姆的忠心,一路做到了共和国卫队的要职。 萨达姆看中他的能力,把年仅15岁的大女儿拉格达嫁给了他,这门亲事让侯赛因彻底成了萨达姆的自己人,后来他又被委以重任,掌管起伊拉克的军工部,那可是个实打实的肥差,从常规武器到导弹研发,从化学制剂到核项目,全归他管。 弟弟萨达姆·卡迈勒小他六岁,娶了萨达姆的二女儿拉娜,专门负责总统卫队的工作,等于是萨达姆的贴身保镖头子。 这兄弟俩在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都立过功,在伊拉克高层说话有分量,可问题就出在萨达姆的长子乌代身上,这位太子爷性格暴戾,动不动就对人动手,连自己叔叔都敢开枪打。 他看侯赛因在老爹面前吃香,心里就不舒服,多次策划对他下手,萨达姆虽然知道儿子冲动,但父子血脉终究更亲,慢慢就开始偏向乌代这边,两个女婿的权力也跟着被削弱。 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拉克被炸得千疮百孔,国际制裁让经济雪上加霜,兄弟俩看着国内局势一天不如一天,再加上乌代的步步紧逼,心里渐渐有了退意。 1995年8月8日那天拂晓,他们开着十几辆豪车,载着家人和随从,从巴格达一路狂奔到约旦边境,这一跑,震惊了整个中东,约旦国王念着旧情,给了他们政治庇护,美国情报机构更是欣喜若狂,赶紧派人来套情报。 在约旦的那半年,兄弟俩把伊拉克的军工机密抖了个底朝天,他们告诉联合国调查员,海湾战争后伊拉克其实已经把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全毁了,核项目也停了。 这些情报让西方国家大做文章,对伊拉克的制裁更严厉了,侯赛因还接受了CNN采访,痛批萨达姆身边全是阿谀奉承的庸才,说伊拉克需要真正的变革,这些话传回巴格达,把萨达姆气得七窍生烟。 但好景不长,西方人很快发现这两个人虽然知道不少秘密,却没能力组织起有效的反对力量,他们在约旦既没有军事基础,国内也没人响应,说白了就是两个光杆司令。 美国人对他们的兴趣急剧下降,约旦国王也开始觉得烫手,宴会都不怎么叫他们了,就在这时候,巴格达那边传来了消息,说萨达姆愿意原谅他们,欢迎他们以普通公民身份回国,过去的事一笔勾销。 这个消息对走投无路的兄弟俩来说,简直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他们可能想着,自己毕竟是萨达姆的女婿,孩子们是他的外孙,怎么也不至于要他们的命。 2月20日,他们在伊拉克驻约旦大使的陪同下,带着家人踏上了归途,车队刚进入伊拉克境内,乌代就带人来接应了。 他表面上拥抱亲吻,显得特别热情,把两个妹妹拉上自己的车,却把兄弟俩和其他人安排到后面的车上,这一路开了八个小时,最后停在了萨伊迪亚区一个亲戚家里。 第二天,兄弟俩就被送来了离婚文件,拉格达和拉娜通过巴格达电台宣布,要跟这两个叛徒丈夫断绝关系,听到这个消息,他们才猛然意识到上当了,可这时候想跑已经来不及了,房子外面全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2月23日中午,乌代拿着喇叭喊话,让他们出来投降,两兄弟知道走不了了,干脆拿起武器准备拼命,枪声响了整整13个小时,最后侯赛因、萨达姆·卡迈勒连同他们的父亲和另一个兄弟,全部死在了乱枪之下。 伊拉克官方说这是家族内部为了洗刷耻辱搞的荣誉处决,跟政府没关系,但谁都明白,没有萨达姆点头,乌代哪敢这么干。 这场精心策划的杀局,不仅除掉了两个背叛者,更向所有人传递了一个信号:背叛萨达姆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哪怕你是他的女婿也不例外。 这个故事让人唏嘘的地方在于,侯赛因兄弟曾经为萨达姆卖命多年,拼死拼活打天下,最后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他们错就错在对人性还抱有幻想,以为血缘关系能保命,却不知道在绝对权力面前,亲情根本一文不值,那张从约旦通往巴格达的大网,从他们决定返回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牢牢罩住了他们。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1996年2月,萨达姆的两位女婿结束了逃亡生涯,在伊拉克驻约旦大使的陪同下,踏上
如梦菲记
2025-10-18 15:50:27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