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真能和解?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称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

如梦菲记 2025-10-18 15:50:03

中美真能和解?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称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得谈,崔天凯一句话讲穿现实:美国压根不想和中国来场真心实意的对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美关系到底还有没有救?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在华盛顿待了整整八年,从2013年到2021年,亲眼见证了两国从握手言欢到剑拔弩张的全过程。   他最后得出的结论很扎心:美国压根不想和中国来场真心实意的对话,很多人可能觉得这话说得太绝对,但仔细想想,这八年里发生的事情,确实印证了他的判断。   大家都知道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的敏感话题,但崔天凯说得很明白,台湾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问题在水面下,深得很,美国不是听不懂中国在说什么,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接受中国作为平等对手的事实。   这种心态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美国长期以来霸权思维的产物,在美国眼里,这个世界只能有一个老大,谁要是发展快了,威胁到它的地位,那就得想办法压下去。   回头看看这些年的事情就更清楚了,贸易战打了好几年,美国加关税,中国反制,最后受伤的是全球供应链,美国农民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中国企业忙着寻找新市场,双方都付出了代价。   但这场较量的本质不是贸易逆差那么简单,而是美国看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心里不舒服,中国入世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这个数字让美国很难淡定。   科技领域的打压更是明目张胆,华为被列入黑名单,芯片供应被切断,理由是国家安全威胁,可实际情况是什么?   华为在5G技术上走在了前面,专利数量比美国企业多,这才是真正让美国焦虑的原因,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光刻机禁售、半导体设备限制,美国用尽了各种手段。   但结果呢?中国被逼着加速自主研发,华为推出了鸿蒙系统,国产芯片在技术上也在不断突破,这种封锁短期内确实造成了困难,长期来看却促进了中国的科技自立。   安全问题上的较量更加激烈,美国每年都要对台湾军售,派军舰穿越台海,声称是维护地区稳定,但中国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台湾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底线中的底线。   南海也是类似的情况,美国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频繁派航母到南海晃悠,还拉着日本、澳大利亚一起搞军事演习。   中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加强了海警巡航和军事准备,这种你来我往的对抗,让地区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   更隐蔽但同样重要的是话语权的争夺,美国媒体经常渲染中国威胁论,把中国的发展说成是对世界秩序的挑战,可事实摆在那里,中国这些年让七亿多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   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就,但在美国的叙事里,这些要么被选择性忽略,要么被解读成体制优势带来的不公平竞争,这种偏见让双方很难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崔天凯的判断之所以显得悲观,是因为他看透了问题的本质,中美之间不是哪个具体议题谈不拢的问题,而是美国不愿意接受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在美国的战略思维里,中国的崛起本身就是威胁,无论中国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个基本判断。   这和当年美国对待苏联、日本、欧盟的逻辑是一样的,只要有人可能挑战它的地位,就必须想办法遏制。   区别在于,中国的体量更大,发展势头更猛,而且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这种局面下,中国能做的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核心利益不容讨价还价,该强硬的时候必须强硬。   同时加快内部建设,在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不断提升实力,美国的封锁和打压反而成了一种动力,逼着中国把短板补上,把产业链做得更完整。   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因为某个国家的意志而改变,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   说到底,中美关系的未来取决于美国能不能调整心态,接受这个世界不再由一家独大,如果美国继续抱着冷战思维不放,那么两国关系就很难有根本性改善。   中国不会主动挑起对抗,但也绝不会在原则问题上退缩,崔天凯的那句话虽然听起来让人沮丧,但也是一种清醒的现实认知,与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在斗争中寻求合作的空间。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中国要统一,没什么好商量》中国青年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