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排阵错了! 国乒女队今晚在亚锦赛女团决赛以3-0复仇日本女乒,夺回了上届失

语蓉聊武器 2025-10-17 00:50:34

日媒:排阵错了! 国乒女队今晚在亚锦赛女团决赛以3-0复仇日本女乒,夺回了上届失去的冠军奖杯。赛后日本媒体《东京体育报》发文称把桥本帆乃香放在第一单打是失败的排阵。 10月16号,日本《东京体育报》一篇“桥本帆乃香当第一单打是最失败排阵”的文章,把亚锦赛女团决赛的讨论热度又提了起来。 可看过15号晚上比赛的人都清楚,这场3-0的横扫,根本不是“排阵错了”这么简单从王。 曼昱的战术调整,到孙颖莎的精准预判,再到蒯曼的逆风翻盘,国乒展现的,是从技术到心态的全面压制,就连赛前鲜少被提及的备战细节,都成了赢球的关键伏笔。 先说被日媒推上风口的桥本帆乃香。 日本队选她当第一单打,是觉得她今年赢过国乒11次,能当“搅局者”。 首局12-10赢了王曼昱后,现场确实有点紧张,可王曼昱接下来的表现,直接让“搅局计划”成了泡影。 原来国乒赛前早就研究过桥本的弱点,知道她反手衔接速度慢,第二局开始就专打这个点位,11-3、11-6、11-3,每一局都打得桥本没脾气,最后连握拍的手都在微微发紧。 没人提醒日本教练吗? 桥本之前两次跟王曼昱交手全输了,这份战绩早该让他们放弃幻想,可他们偏偏盯着“今年赢过国乒11次”的表象,忽略了对手是王曼昱这个核心前提。 比桥本更狼狈的是张本美和。 面对孙颖莎,她全程被压制,首局11-9险输后,后面两局11-5、11-7,连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比赛结束后,张本美和站在原地愣了好几秒,球拍垂在身侧,眼神里满是无力。 这跟去年她赢了受伤的孙颖莎时的状态,完全是两个样子。 其实国乒赛前针对张本美和的前三板优势做了专门训练,孙颖莎练接发球练到手腕发酸,就是为了破解她的发球抢攻。 刘国正后来夸孙颖莎“接发球像电脑算法一样准”,可这份精准背后,是无数次的重复训练。 上届孙颖莎受伤输球后发的“下次一定赢回来”,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用一整年的备战兑现的承诺,8胜1负的对战记录,也终于把“爆冷”拉回了实力的正轨。 最让人惊喜的是蒯曼。 这个第一次打团体赛决赛的小将,对着早田希娜,开局8-11输了,第二局还6-9落后。 日本教练赛前笃定“会打到决胜局,早田能赢”,可蒯曼没慌,她想起教练赛前说的“落后时先稳住旋转”,慢慢把节奏拉回来,连追4分扳成10-10,最后12-10赢下关键局。 后面两局11-6、11-9,她越打越自信,早田希娜则越打越急,最后一个球回球下网后,早田直接蹲在地上,双手捂住了脸。 蒯曼赛后说“赛前跟王曼昱姐请教过逆风球怎么打”,这种队内的经验传承,其实也是国乒能一直保持强势的原因之一。 这场胜利,其实是国乒“憋了一年的结果”。 去年亚锦赛,国乒女队1-3输给日本,创下近50年最差战绩——当时王曼昱退赛,孙颖莎带伤作战,全队没人能分担压力,冠军就这么丢了。 今年不一样,教练组从年初就开始针对性备战,不仅研究了日本队所有主力的打法,还模拟了各种落后场景让队员练心态。 从小组赛到半决赛,国乒一路没丢过一盘,跟日本队半决赛磕磕绊绊的样子比,状态差距肉眼可见。 就连团队氛围都变了,上届马指导带队偏严肃,今年邱贻可在场边总给队员呐喊鼓劲,王曼昱、孙颖莎、蒯曼各拿1分,没再出现去年“一人硬撑”的情况。 日本队总把输球怪在排阵上,可真正的问题藏在实力里。 想靠桥本“出奇招”,却忽略她打不过王曼昱;想靠张本美和“爆冷”,却没看到孙颖莎的针对性备战;想靠早田“赢新人”,却低估了蒯曼的抗压能力和国乒的经验传承。 就算日本队换个排法,也改变不了双方在技术、战术、心态上的差距。 就像2023年世乒赛男团决赛,德国队想让波尔打头阵出奇招,结果马龙凭借赛前研究的战术,很快调整节奏,3-0赢了比赛——国乒赢球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把所有细节都做到极致”。 这次夺冠,是国乒女队的第20座亚锦赛女团冠军奖杯,也终于给去年的“最差战绩”正了名。 当国乒姑娘们捧着奖杯合影时,王曼昱拍了拍蒯曼的肩膀,孙颖莎笑着比了个“3”的手势,她们的笑容里,没有太多复仇的激动,更多的是“付出有回报”的踏实。 对国乒来说,赢回冠军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世界杯、奥运会,她们还会带着这份“硬核实力”,继续走下去。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2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