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211高地上,一名士兵头部中弹牺牲。他的战友抱着他的遗体,仰天痛哭。这一幕被战地记者永远定格。 这张照片背后,是十年战争中近万名牺牲将士的缩影。他们中最年轻的才十八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就永远留在了边境线上。 老山前线简直就是人间炼狱。一一六高地一天挨了八千多发炮弹,整座山被削低五米。抓一把阵地上的土,能找出五六块弹片。战士们说在那里待一天,就像在鬼门关走了好几趟。 有个叫史光柱的班长,眼球被炸出眼眶。他硬是把眼球塞回去,蒙上纱布继续指挥。靠着手榴弹和听力,他带着战士们拿下了阵地。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说:"当时根本没时间想别的,就记得要完成任务。" 张大权牺牲的姿势让所有战友泪目。他肠子都流出来了,还坚持把军旗插上高地。牺牲后,他的身体始终没有倒下,双手紧紧握着旗杆。这面染血的旗帜,至今还珍藏在部队荣誉室里。 最惨烈的是211高地争夺战。越军偷袭得手后,我们连续反击十一天都没成功。有个连队120人上去,最后只剩下3个人回来。那十一天里,整个团损失了将近两个营的兵力。 直到那年9月,侦察连组成27人的奇袭队,想了个出其不意的打法。他们专门挑上午十点半进攻,这时候阳光正对着越军观察哨,他们根本看不清。果然,只用了16分钟,我们就夺回了全部阵地。 战后很多年,赵占英烈士的母亲才攒够路费,第一次见到儿子的墓碑。这位农村老人跪在墓前痛哭的场景,让无数人心碎。那些牺牲的战士,他们不仅是统计数字,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儿子、丈夫、父亲。 最近有位老兵回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发现山上的树都长起来了,弹坑也被杂草覆盖。但他还记得每个哨位的位置,记得每个牺牲战友的名字。他说:"仗打完了,我们都回来了。不同的是,我在外头,他们在里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老山侦察连连长李保民,他那眼神跟淬了火的刀子似的,隔着四十年都有杀伤力。时光荏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