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盼着中美干一仗,印度人盼着中美干一仗,俄罗斯盼着中美干一仗,法国人盼着中美干一仗。 这边,美国人希望菲律宾和中国干一仗,美国人希望越南和中国干一仗,美国人希望印度和中国干一仗,还想让日本跟中国打。 在中美对抗的浪潮中,许多国家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陷入困境,急需分散西方的注意力。 因此它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峰会,与中国和印度等国携手,推动“非西方”全球治理模式,以期在多极化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法国则在寻求摆脱美国的影响力,推动欧洲自主战略。 在上合峰会上,法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被视为欧亚大陆主导权的象征。 印度在中美对抗中采取“骑墙”策略,一方面与美国深化合作,另一方面与俄罗斯保持军事联系。 这种平衡使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游刃有余,既能从中美对抗中获益,又能保持自身的战略自主性。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日益紧张,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对中国的贸易压力,实施高额关税政策,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中国让步。 而在东南亚地区加强军事合作,试图通过菲律宾、越南等国牵制中国。 这种策略也引发了盟友的担忧,尤其是在代理人战争的风险上。 在这场博弈中,最值得警惕的并非直接对手,而是那些潜伏在暗处,准备在关键时刻出击的“黄雀”。 例如,日本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纠葛,既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又害怕中国的崛起,这种矛盾使得日本成为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韩国的情况更为直接,其经济和军事深度依赖美国,缺乏自主选择的空间。 一旦美国战略收缩,韩国将面临巨大的安全压力,成为潜在的风险点。 在中美对抗的背后,许多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利益点。 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最危险的可能是那些看似中立、实则暗中筹划的国家。 对中国而言,如何识别并应对这些潜在的“黄雀”,将是未来战略布局的关键。
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印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