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除夕夜,几个特务把杨虎城的妻子谢葆真捆绑在床上。突然,他们将粗大的针头扎进了她的大腿。谢葆真惨叫一声,眼球突出,不但10秒钟就断气了…… 1927年。那会儿的谢葆真才14岁,还是个在西安女子师范念书的小丫头。可别被她年龄骗了,人家早就不是啥都不懂的小姑娘了。在学校里,她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心里那团火“腾”地一下就着了。当时的大环境啥样?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很多同龄人还在闺房里绣花,谢葆真已经跟着组织上街游行,振臂高呼,闹革命了。 一年后,组织上交给她一个特殊任务,这任务在今天看来,绝对是爆炸性新闻:和杨虎城结婚。 这事儿听着有点懵,对吧?一个15岁的地下党员,嫁给一个手握重兵、大她20岁的国民党将军。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男婚女嫁,这是一次经过党组织深思熟虑的“红色联姻”。当时杨虎城虽然有爱国心,但对共产党还是有顾虑的。组织上看中了谢葆真的机敏、聪慧和坚定的信仰,希望她能成为吹进杨虎城心里的“枕边风”,争取这位举足轻重的爱国将领。 一个花季少女,就要承担起这么重的担子。婚后,谢葆真没把自己当成养尊处优的将军夫人。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周旋于国民党的上层社会,一边为我党搜集情报,一边掩护地下同志。她办平民学校,搞妇女解放运动,干得风生水起。杨虎城自己都感慨:“是葆声让我坚定了救国的决心。”你看,这哪里是“将军的附属品”,这分明是并肩作战的革命战友。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历史的齿轮开始疯狂转动。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里,谢葆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她不仅仅是在后方担惊受怕,而是亲自出马,做通了东北军和西北军高级将领家眷的工作,稳住了后方。那么多军官太太,人心惶惶,要是后院起了火,前线的大事可能就悬了。谢葆真用她的智慧和胆识,稳住了这个大后方。 可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转头就背信弃义,逼着杨虎城“出国考察”,实际上就是流放。谢葆真二话不说,带着年幼的儿子,跟着丈夫远赴海外。 如果故事到这里,也许是个“相濡以沫、岁月静好”的结局。但谢葆真骨子里流的是革命者的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杨虎城心急如焚,坚决要回国抗日。很多人劝他,说老蒋那人心胸狭窄,你这一回去,不就是自投罗网吗? 谢葆真怎么选的?她全力支持丈夫。在她看来,国家危难之际,个人安危算什么?于是,他们回来了。结果,一脚踏进了蒋介石早就布好的天罗地网。 从1937年底被诱捕开始,谢葆真和杨虎城一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牢狱之灾。这十年,说是人间地狱一点不为过。特务们知道谢葆真是共产党员,信仰坚定,就把她当成瓦解杨虎城意志的突破口,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他们把夫妻俩分开囚禁,故意制造精神压力。谢葆真在狱中生下的幼女,因为特务的故意刁难,得不到救治,活活病死。刚生产完的她,身体虚弱至极,却被特务拖到雪地里浇冷水。这些身体上的酷刑,都没能让她屈服。她反而像一头被激怒的母狮,用尽一切方式反抗。 她绝食,吞金,写血书抗议。特务不给饭吃,她就高唱《国际歌》;特务辱骂她,她就指着对方的鼻子痛斥:“抗日救国有何罪?!”她把牢房当成了战场,把每一次审讯都变成了对独裁者的控诉。 特务头子戴笠都头疼不已,专门给蒋介石写报告说:“此女不除,杨之思想无法彻底改造。”在他们眼里,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成了摧毁杨虎城精神意志的最大障碍。 终于,他们等到了1947年的那个除夕夜。 经过近十年的折磨,谢葆真的身体已经垮了,瘦得脱了相。特务们觉得时机到了。他们以“治病”为名,把她从牢房里拖了出来,死死地捆绑在床上。几个特务按住手脚,一个所谓的“医生”拿着一支粗大的针管走了过来。 针头扎进大腿动脉的那一刻,剧烈的毒药瞬间流遍全身。谢葆真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眼球猛地突出,指甲深深嵌进了床板的木头里。短短十秒,这个坚韧不屈的生命,就被定格在了34岁。 杨虎城得知妻子遇害的噩耗,这位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汉子,悲痛欲绝。他强忍着泪水,亲自火化了妻子的遗体,用一块木板钉了一个简陋的骨灰盒。从此,无论特务们把他转移到哪里,他都死死地抱着妻子的骨灰盒,再也没有分开过。直到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他自己和子女也在松林坡被残忍杀害。
1947年除夕夜,几个特务把杨虎城的妻子谢葆真捆绑在床上。突然,他们将粗大的针头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16 17:35:5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