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再次预言:“中国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过美国,并最终统一台湾。”紧接着,马斯克毫不避讳地指出:“是美国阻止了‘任何形式’的统一努力。”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能让特斯拉 CEO 马斯克反复提及的话题不多,台湾问题显然是其中一个。这位常年穿梭于中美两国的企业家,最近在播客节目里的一番话,又把大家的目光引向了海峡两岸和中美之间的格局变化。 马斯克这番话绝非随口闲聊,作为常年扎在中美制造业一线的企业家,他的判断全靠车间里的仪表盘和供应链上的数据流说话 —— 毕竟能让特斯拉全球 65% 的产能扎根上海,还能让 Model Y 的制造成本比美国低三成,这样的现实比任何政治声明都更有说服力。 先看中国赶超美国的底气,数据早给出了答案。2024 年中国 GDP 达到 18.94 万亿美元,虽说还不到美国 29.2 万亿美元的七成,但增长的动能藏在细节里。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是最鲜活的例子,这座年产能突破 200 万辆的工厂,每 40 秒就能下线一台整车,2025 年三季度光中国市场就交付了 16.92 万辆,比美国本土工厂的效率高出一大截。 更关键的是中国产业的全球话语权,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 2024 年突破 1700 万辆,中国占了 70.4%,比亚迪一年卖 427 万辆,把特斯拉的 179 万辆远远甩在身后,全球电动车型销量榜 20 强里中国品牌占了 14 个,这种统治力美国根本拿不出对等的产业来抗衡。 美国那边则透着股 “力不从心”。砸了五百多亿美元建芯片厂,结果连工程师都招不够,进度一拖再拖;反观中国,从零建厂几个月就能投产,宁德时代、比亚迪不光卖产品,连整套技术服务都能打包出海。 更有意思的是研发投入,美国卡高端芯片的脖子,反倒逼得中国企业每年多投两成研发费,华为搞出鸿蒙系统,比亚迪自己造电池电机,硬生生在封锁里开出条新路,这种韧性可不是靠印钞票能堆出来的。 再说说台湾问题,马斯克点破的 “美国阻止统一”,本质是在怕供应链的控制权旁落。台湾的台积电看着风光,六成收入都来自大陆客户;大陆进口的芯片四成来自台湾,组装的电子产品六成五用的是台湾芯片,苹果、华为的生产线早把两岸拧成了一根绳。 美国嘴上喊着 “挺台”,实际是把台湾当成卡住亚太供应链的棋子 —— 要是两岸真实现统一,整个产业链的效率还能再提一截,这可不是靠军售能阻拦的现实。 马斯克最清楚其中的门道,他的上海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 95%,1.8 万根超充桩覆盖中国所有省会,从生产到交付的速度让美国工厂望尘莫及。 2024 年上半年外资在华制造业投资占了近一半,高盛、贝莱德这些巨头用真金白银投票,说明他们比谁都明白中国不是风险,是必须抓住的市场。 反观美国搞的 “脱钩”,就像强行把运转顺畅的齿轮撬开,特斯拉从上海发往柏林的 ModelY,在路上花的时间都比美国供应链协调的时间短,这种经济规律哪是政治干预能逆转的。 中国的发展从不是 “弯道超车”,而是踏踏实实地搭基建、育产业、聚人才。黄河的泥沙挖不完,但中国产业升级的势头挡不住,就像上海超级工厂冲刺 250 万辆产能的脚步,不会因为美国的阻挠就停下。 台湾作为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最终回归祖国怀抱是经济规律的必然,美国想靠武力威慑打断这个进程,恐怕得先问问自己的工厂能不能跟上中国的节奏 —— 毕竟马斯克的车间里早给出了答案:效率赢了,市场就赢了;市场赢了,格局就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