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了 当地时间10月14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参议院国会对策委员长向立宪民主党方面传达:将于21日召集临时国会。 时间回到10月4日,刚接过自民党总裁职位的高市早苗,还没等把总裁办公室的椅子坐热,10 月 10 日老搭档公明党就撂了挑子,宣布退出联合执政,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的首相宝座,瞬间成了悬在半空的烫手山芋,而 10 月 21 日临时国会的召集通知,更像是给这场权力游戏按下了加速键。 按日本政治的老规矩,自民党总裁当首相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这规矩的前提是执政联盟得攥紧选票,可现在自公联盟一散伙,选票账就得重新算。 从众议院的席位来看,自民党手里握着 196 席,要想达到过半数的 233 席还差着一大截,而之前靠公明党的 24 席凑数才勉强站稳脚跟,如今这 24 席一抽走,相当于把高市早苗的 “选票地基” 挖掉了一块。 参议院那边更不乐观,自民党 100 席距离 125 席的过半数线同样差着 25 席,公明党的 21 席原本是关键补漏,现在也成了未知数。 最有意思的是公明党的态度,这伙人退出联盟后根本没把话说死,先是放风说第一轮投票支持本党代表齐藤铁夫,第二轮可能弃权或投自己,没过两天又改口说 “投票给在野党也是一种可能”,干事长西田实仁更是抛出 “一切皆有可能” 的说法,明摆着是坐地起价,等着自民党和在野党两边上门送礼。 毕竟现在的席位格局里,自公两党加起来 220 席,比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三党凑的 210 席还多一点,只要公明党松口回头,高市的胜算就能翻倍,这波操作把 “关键少数” 的价值玩得明明白白。 在野党那边看似能凑出更多席位,实则是盘散沙。立宪民主党想拉国民民主党一起推玉木雄一郎参选,可玉木直接开出条件,要求立宪民主党改安全和核电政策,这俩议题都是两党核心分歧点,改了等于自砸招牌。 三党干事长 14 日刚开完会说要磋商对策,15 日的党首会谈就没了下文,这种 “面和心不和” 的状态,跟自民党当年靠着安倍晋三攒起的稳定基本盘根本没法比。 更讽刺的是,东京广播公司之前的调查显示,极右翼参政党的支持者里 97% 都觉得 “现在的自民党不如安倍时期”,这些流失的保守选票,恰恰是在野党想抢却又抓不住的,毕竟参政党喊的 “日本人优先” 口号,跟在野党温和路线根本不是一路。 高市早苗自己的处境也透着尴尬,这位从安倍内阁时期就以右翼立场著称的政客,当年靠着 “从容参拜靖国神社” 的表态站稳脚跟,如今却要为选票跟各方妥协。 15 日她连着约见立宪民主党和国民民主党党首,说白了就是抱着佛脚找救兵,可自民党干事长铃木俊一之前找国民民主党谈合作,对方直接回了句 “联合执政不现实”,连面子都没给。 更麻烦的是党内的派系问题,自民党内部本来就有安倍派、岸田派等多个山头,高市能当上总裁已经是派系平衡的结果,现在要拉外部选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内部反弹,毕竟没人愿意为了她的首相位置牺牲自家利益。 按照日本首相选举的规则,第一轮得票过半才能直接胜出,要是没人达标就进第二轮,得票多者当选,而且众参两院有分歧的话,最终算众议院的结果。这规则看似对众议院席位最多的自民党有利,可架不住在野党真能凑齐票数。 要是国民民主党松口跟另外两党结盟,再拉上公明党,三党 207 席就能超过自民党的 196 席,到时候高市就算在众议院能拿到票,参议院那边也可能栽跟头。 反过来说,只要国民民主党不掺和在野党联盟,公明党再稍微偏自民党一点,第二轮投票里高市就能靠着 “相对多数” 胜出,这局势跟猜骰子没多大区别。 说到底,这事儿本质上是日本政治 “联盟依赖症” 的大爆发。自民党早就习惯了靠公明党补席位,当年参议院选举丢过半数优势后,更是把盟友当救命稻草,压根没准备好单独作战的预案。 而公明党也摸透了这一点,借着退出联盟的由头抬高身价,把两党多年的合作关系变成了短期的利益交换。 高市早苗这位 “右翼老手” 碰上这种选票拉锯战,就算能靠着规则漏洞当上首相,往后推行政策也得看公明党脸色,毕竟谁都知道,现在的日本国会里,少了那几十席关键票,再强硬的政策也只能变成废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