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层居然出现巨大分歧!分歧点就在中国! 说白了,就是中国对美国做出强硬的反制措施之后,美国高层一时接受不了,想着如何挽回这个尴尬的局面。然后有的人觉得应该与中国缓和关系,有的人则觉得要坚决对中国制裁到底。 在我看来,美国根本不是真心想跟咱们好好合作,就是想借着“妥协”的幌子,捞点眼前的好处罢了。 咱们先说说这分歧是怎么来的,前阵子咱们商务部刚宣布,就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歧视性措施立案调查,从2018年加关税到2025年限制AI芯片出口,凡是针对咱们的歪招全算在内。 更关键的是稀土管制,镝、铽这些能造战斗机、核潜艇的宝贝,咱们收紧了出口闸门,美国国防部一算,库存撑死也就90天,找不着替代的地方。 这两下子直接戳中了美国的软肋,他们高端制造业和军工都快转不动了,高层里自然就吵翻了天。 您看那边的表态多分裂,特朗普前一天还喊着要对中国商品加100%关税,结果美股一天蒸发7000亿美元,他第二天就改口说愿意见面谈。 美国贸易代表格雷尔更有意思,一边说“无意打全面贸易战”,想找咱们对话,一边又在琢磨怎么搞“精准遏制”,要封死第三国转口的路子,还要加强技术审查。 财长贝森特更离谱,一边威胁要赶30万中国留学生回国,一边又赶紧补一句“希望磋商解决”。 这哪是真有分歧?分明是一群人对着烫手山芋,不知道该啃还是该扔,只能各说各的理。 为啥说他们的“妥协”是装的?先看看他们嘴里的“缓和”到底想要啥。 格雷尔之所以不想把贸易战闹大,根本不是心疼咱们,是怕加税之后美国自己扛不住,现在美国的通胀本来就没压下去,核心PCE连续三个月超标,要是真把关税加上去,中国产的家电、电子产品全得涨价,最后埋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明年大选等着丢选票呢。 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更急,零件断了货,工厂就得停工,老板们天天给政府施压。 所以这些喊着“缓和”的人,说白了就是想让咱们先松口,把稀土和芯片的限制撤了,帮他们把眼前的难关渡过去,至于长期合作?想都别想。 再看那些喊着“制裁到底”的硬派,他们不是不知道疼,就是觉得能靠强硬把咱们逼服软。可他们忘了,现在不是十年前了,咱们手里的筹码多了去了。 美国在重稀土领域97%都得靠进口,就算从澳大利亚拉来原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因为咱们这儿的成本比他们自己生产低一半还多。 芯片领域更别提了,他们限制华为昇腾芯片,结果咱们自己的技术越逼越成熟,反而让美国芯片企业丢了大市场,英特尔、高通都快扛不住了。 这些硬派嘴上喊得凶,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真要彻底撕破脸,他们损失更大,只不过放不下老大的架子,不肯承认罢了。 更关键的是,美国这套路不是第一次用了,早有先例,当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对日本也是这么一套,一边喊着要制裁,一边又搞妥协,签协议、禁运又解禁,说白了就是想靠牺牲别人换自己的安稳,最后还不是没拦住战争。 现在对咱们也是一个路子,表面上谈合作,背地里从没停过打压,就说芯片吧,5月份他们改了管制指南的说法,从“全球禁用”改成“警告风险”,看着像是让步了,可核心的歧视性措施一条没改,还是不准给咱们出口高端芯片。这就跟菜市场砍价似的,嘴上说得好听,手里的刀可没放下。 他们真正的心思,其实是想借着“妥协”的空当喘口气,好攒力气接着跟咱们掰手腕,格雷尔那伙人说得明白,要趁缓和的机会补贴本土的制药、机器人产业,想建个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特朗普政府还投了1000亿美元扶持关键矿产产业,想摆脱对咱们稀土的依赖,只不过加州的矿厂因为技术和环保问题,要到2027年才能扩产,短期内根本没用。 现在闹出来的分歧,不过是因为咱们的反制让他们的遏制计划卡了壳,一群人在商量下一步怎么出牌。 要是咱们真信了他们的“妥协”,松了稀土和芯片的管制,等他们缓过劲来,立马就会翻脸不认人,比以前更狠地打压咱们。 您看看现实就知道了,他们一边说要对话,一边还在搞小动作,欧盟都明确反对单边关税了,还在跟咱们合作绿色技术,可美国照样在撺掇盟友搞芯片联盟,想把咱们排除在外。 日本企业偷偷从东南亚的中资工厂进货躲风险,美国就逼着他们签“不跟中国合作”的协议,这些事实摆在这儿,还能相信他们的“妥协”是真心的吗? 说到底,美国高层的分歧就是场表演,吵来吵去都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那些喊“缓和”的是怕眼前的损失太大,那些喊“强硬”的是赌咱们扛不住压力,可他们的根本目标从来没变过,就是不想让中国变强。 咱们可千万别被他们的表演骗了,该反制的就得反制,该发展的就得发展,只有咱们自己的实力硬了,他们才不敢随便拿捏咱们。 记住了,美国这国家,从来都是只认拳头不认道理,所谓的“妥协”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真信了才是傻呢。
美国高层居然出现巨大分歧!分歧点就在中国! 说白了,就是中国对美国做出强硬的
漫聊小知识
2025-10-15 18:46: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