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中方反制,荷兰就“不打自招”了:纯属巧合,不是美国让干的 10月初,荷兰政府

地缘历史 2025-10-15 16:52:15

不等中方反制,荷兰就“不打自招”了:纯属巧合,不是美国让干的 10月初,荷兰政府罕见动用了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对一家已被中国企业收购六年的半导体公司安世半导体实施了几乎等同于“冻结国有化”的突袭操作。   全世界都在看荷兰会怎么解释,结果等来的却是一个轻飘飘的说法:“纯属巧合,不是美国让干的。”   荷兰这次的演出太熟悉了,熟悉得像是提前排练好的剧本。   美国商务部刚刚在9月底出台新规,专门针对安世的母公司闻泰科技,荷兰立刻跟进冻结安世资产。   法院的裁决也堪称“神速”,三名外籍高管在10月1日提出申请。   法院在10月7日就做出暂停中国籍CEO张学政职务的决定,外加直接改组董事会,把中资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   整个流程顺滑得不像是“独立司法”的产物,更像是一场早已协调好的政治行动。   而这背后的线索,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埋下。   今年6月,美国国务院就对荷兰政府施压,要求“换掉中国籍CEO”,否则安世将无法获得美方关于“实体清单”的豁免资格。   这不是威胁是什么?如果说这与荷兰后来的一系列行动毫无关联,那未免也太考验全球投资者的智商了。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荷兰还试图用“国家安全”来掩盖这一切。   经济事务部的部长令称,安世存在“治理缺陷”和“技术泄露风险”,会影响欧洲汽车芯片的稳定供应。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份量,但问题在于荷兰政府至今拿不出任何实质证据。   所谓的“超额采购2亿美元晶圆”被用作风险佐证,但实际需求只有7500万美元,这种差距在商业运作中并不罕见。   更何况,安世在被收购后,研发投入连年增长,本地就业持续扩大,哪里来的治理失控?   荷兰法院的处理方式更是让人瞠目。整个过程中,没有公开听证,没有中方参与辩护,也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时间表。   这种近乎“黑箱操作”的紧急裁决,哪怕在欧美国家司法体系中也极为罕见。这不是法律程序,这是政治工具。   而当中国方面开始表达强烈不满时,荷兰方面却又装出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   媒体追问是否与美国有协调时,荷兰政府一口否认,反复强调是“独立判断”,“没有与任何国家协商”。   但讽刺的是,这种撇清的姿态恰恰暴露了内心的慌张。这不是自信的辩解,而是心虚的自辩。   更让人无法忽视的是,这起事件的实质影响已经在持续发酵。   10月12日,闻泰科技正式公告控诉荷兰政府“政治干预”,三天内股价连续跌停。   10月1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开发声支持闻泰维权,同时中方对安世实施出口禁令,反制措施开始落地。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纠纷,而是一个国家对自身市场正当权益的捍卫。   而在这一切背后,美国的影子从未远离。   从ASML光刻机出口限制,到这次安世事件,美国与荷兰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清晰,美国负责定调,荷兰负责执行。   这一机制看似高效,实则风险巨大。因为每一次“听命行动”的背后,都是对欧洲所谓“战略自主”的背叛。   安世半导体不是一家无足轻重的小公司,它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市场的占有率接近30%,客户遍布全球,包括特斯拉、博世等汽车巨头。   荷兰此举,不但可能引发全球芯片供应链的震荡,还直接冲击了欧洲投资环境的稳定性。   当合法收购都可能被随意冻结,谁还敢在欧洲长期投资?   这场风波的另一面,是中国市场的反应。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并呼吁各国遵守市场经济原则。   而业界普遍预计,中方将会采取更多法律和外交手段,甚至可能通过《反外国制裁法》,对涉事个人和机构实施对等反制。   更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企业在全球投资布局中的方向性调整,欧洲的战略可信度正在被严重质疑。   荷兰这次的行动,不仅没有为自己争取到未来的“供应链安全”,反而可能亲手斩断了与中国的技术与资本纽带。   中国本土芯片替代正在加速推进,而荷兰企业,尤其是像ASML这样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和稀土资源的公司,未来在中国的处境只会更加复杂。   这是“政治短视”带来的代价。   最讽刺的是,荷兰政府在整个过程中还试图维持一种“中立者”的姿态,强调“只是为了国家利益”,并否认美国的影响力。   但一个细节足以说明问题:阿姆斯特丹法院任命的新董事会成员,居然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直接绕过中国股东的表决权利。   这哪里是公司治理问题?这分明是对股权结构的政治篡改。   这起事件也再次暴露出当前国际规则体系的脆弱性。   未来的芯片市场,注定不再是技术决定一切,更是信任和规则的较量。而在这场较量中,荷兰已经提前丢掉了自己最重要的筹码。

0 阅读:127

评论列表

众生

众生

2
2025-10-15 17:21

荷兰的做法和乌克兰炸北溪管道一样。

愚人

愚人

1
2025-10-15 17:57

尽快出台涉外投资法,去风险!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