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郭先生在工地搬砖,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攒了5年有了14万积蓄,结果在

深度程磊 2025-10-15 16:20:23

安徽宿州,郭先生在工地搬砖,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攒了5年有了14万积蓄,结果在接到一通所谓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电话后,被骗子套路,几个小时内,14万被全部转走。 2024年8月5日,郭先生是一名普通的工地工人,靠着每天的劳作积攒下了一些积蓄,打算年底盖房子娶媳妇。然而,这个计划却在一通“客服”电话的打击下破灭。那天,郭先生正在工地上忙碌,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是“快手客服”,称郭先生误操作开通了“快手直播会员”,每月将被扣费2000元,要求立即取消。如果不及时处理,今晚就会从银行卡中扣款。 一开始,郭先生感到十分困惑。因为他平时看快手只是用来看视频,从未开通过任何会员服务,更别提每月2000元的费用。于是,他询问如何取消,对方告诉他,只需下载一个名为“安全助手”的APP,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就能帮助取消服务。郭先生急切地想避免不必要的扣费,便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并安装了该APP。 然而,问题开始出现了。当郭先生打开APP后,手机屏幕突然后黑了,随后屏幕反复亮起和熄灭。在接下来的5-6个小时里,郭先生一直处于疑惑和焦急中,手机不停亮屏,每次亮起时,对方都要求他输入密码、按指纹,甚至要求进行人脸识别。郭先生只是心急地想着赶紧处理好取消会员,便遵照对方指示一一完成了所有操作,直到手机终于恢复了正常。 然而,当他心情松懈,点开短信通知查看账户时,眼前的情景让他几乎崩溃:银行卡中的14万元积蓄已经被分27笔转走,金额从500元到3万元不等,全部汇入了陌生的公司账户。他的血汗钱就这样在他还未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被转走了。更令人愤怒的是,通话记录已被删除,郭先生无法再找到任何联系对方的线索。 郭先生深感痛苦,想要报警追讨自己的损失。毕竟,这14万元是他经过五年艰苦努力才能积攒下来的。这些年,他为了省钱,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连午餐都经常是简简单单的馒头加咸菜,一心想着用这些钱建个小房子,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然而,钱没了,梦想也随之破碎。 案件发生后,郭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了快手官方客服。客服表示,这绝对不是他们的官方电话,快手平台从未通过电话要求用户下载任何APP,更不会要求用户提供密码、指纹或人脸识别。客服明确表示,只有通过快手APP内的官方消息渠道才会进行任何操作,且绝不会涉及资金交易。由此可见,郭先生遭遇的完全是一起诈骗案件。 事实上,这类“假客服”诈骗案件并非首次发生。近来,全国各地频繁发生类似案件,骗子以虚构“误开会员扣费”为由,诱导用户下载安装远程控制软件,从而盗取用户的银行信息并进行转账。受害者通常会在数小时内失去所有积蓄,甚至背上债务。 公安机关已经对该案件立案调查,警方分析,骗子利用“安全助手”APP进行远程控制,一旦安装,骗子便能够操作受害者的手机,窃取银行卡信息并转账。这类软件通常要求用户开启“无障碍服务”或“屏幕共享”功能,一旦授权,手机就几乎完全交到了骗子手中。 那么,从法律角度看,这种诈骗行为应如何认定?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郭先生的案件符合诈骗罪的所有要件,骗子通过虚构事实诱导郭先生下载安装控制软件,最终非法占有了郭先生的14万元,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符合“数额巨大”的标准,刑事责任应当由骗子承担。其次,骗子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郭先生财物,符合诈骗罪的行为特征,因此,警方应依法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面对这种情况,公众应该提高警觉,尤其是在接到陌生电话或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正规公司和平台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用户下载不明的APP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遇到这种情况时,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最重要的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密码、验证码、身份证号、人脸识别等敏感信息。发现自己被骗后,应及时冻结银行卡,并保留证据报警。总的来说,郭先生的遭遇再次提醒我们,在这个信息化日益发达的时代,网络诈骗手段越来越隐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警惕,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深度程磊

深度程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