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最新的表态中认为,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不排

物规硬核 2025-10-15 14:55:48

重磅!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最新的表态中认为,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不排除爆发核战争的可能,卢卡申科还强调,特朗普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美国至今没有真正提供战斧导弹给乌克兰,依然担心泽连斯基使用美国导弹深入打击俄罗斯重要目标。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乌克兰最缺的,不是士兵,也不是普通弹药,而是能“一锤定音”的远程打击武器。   2024年,泽连斯基政府曾向美国提出“胜利计划”,核心诉求之一便是获取“战斧”巡航导弹——这款射程超15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的亚音速导弹,被视为突破俄罗斯防空体系、打击其纵深目标的“杀手锏”,然而,美国的回应始终暧昧。   表面看,美国拒绝的理由是“库存不足”,据路透社披露,美军现役“战斧”导弹仅约4000枚,且需优先保障海军需求,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战略风险,若乌克兰用“战斧”袭击莫斯科或核设施,俄罗斯必然将矛头指向美国,甚至可能触发核反击。 正如卢卡申科所言,“任何毒药都有解药”,特朗普政府清楚,一旦越过这条线,美国将陷入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而这是拜登或特朗普都难以承受的代价。   卢卡申科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以来,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军事捆绑日益紧密,修改军事学说、部署俄罗斯核弹头、托管“Oreshnik”中程导弹,甚至在边境地区模拟核打击演练。   他多次强调,若北约或乌克兰军队越境,白俄罗斯将“毫不犹豫动用核武器”,这种强硬姿态,既是对西方军事援助的威慑,也是向俄罗斯表忠心的政治信号。   更耐人寻味的是,卢卡申科将核威胁与特朗普的策略相绑定,他指出,特朗普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惯用“时紧时松”的战术,表面强硬实则留有余地。   例如,特朗普曾公开要求乌克兰“收回领土”,但始终未批准“战斧”导弹交付,这种矛盾行为,在卢卡申科看来,正是美国避免与俄罗斯正面冲突的“策略性妥协”。   俄罗斯对“战斧”导弹的警惕早有预兆,2024年,当美国同意乌克兰使用ATACMS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后,俄方立即以“榛树”中程弹道导弹回击,并划出明确“红线”,若乌克兰获得“战斧”,俄美关系将彻底破裂。   这种威慑并非虚张声势——俄罗斯的核战略已从“防御性威慑”转向“主动遏制”,白俄罗斯的核部署正是这一战略的延伸。   西方的克制则源于现实考量,尽管美国及其盟友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但始终避免直接介入冲突。   2025年,北约在东欧的部署虽有所加强,但明确拒绝设立“禁飞区”或派兵参战,这种“有限支持”策略,本质上是希望乌克兰拖住俄罗斯,同时避免自身被卷入核战争。   卢卡申科的警告,暴露了核威慑时代的荒诞逻辑,大国通过“核按钮”维持战略平衡,却将中小国家推向悬崖边缘。   乌克兰的困境在于,它既无法独立战胜俄罗斯,又难以说服西方为其冒核战争风险,而美国的算计则是,用常规武器消耗俄罗斯,同时保留核威慑的“终极选项”。   然而,这种平衡极其脆弱,一旦误判发生,核战争的连锁反应将摧毁所有参与者,卢卡申科的“核威胁”或许能短暂震慑西方,但长期来看,白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孤立,使其难以成为独立战略力量,真正的解决之道,仍在于通过外交谈判划清“红线”,而非依赖核武器的“恐怖平衡”。   在这场博弈中,卢卡申科既是玩家,也是棋子,他的强硬表态,既是为白俄罗斯争取安全保障,也是向俄罗斯证明自身价值。   但历史告诉我们,依赖核威慑的政治家,最终往往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或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谁敢扔原子弹”,而在于如何避免走到那一步。

0 阅读:48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