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郑丽文把“两岸强强联手”挂在嘴边,听起来像是要平起平坐,实则把台湾抬到了不属于自己的高度。面对大陆这座体量惊人的“昆仑”,岛内充其量只是山麓一块碎石,却幻想与山巅并肩,未免滑稽。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说穿了就是伸手要门票:用大陆的体温给自家经济取暖,用大陆的市场替自家选票续命。可惜,统一答卷尚未交卷,恩惠不能提前发糖。想要实惠?可以,等五星红旗在台北上空升起那天再谈。 台湾的经济版图,离不开大陆这个庞大引擎,看看数据: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高达2929.71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2177.82亿美元,占台湾出口的近四成。 这不是空谈,顺差主要就靠这条线撑着,2025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继续爬升到14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4%。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也没停步,第一季度获利就创下1156亿新台币的历史新高,为什么?大陆市场有14亿消费者,产业链完整,政策红利源源不断。 台湾的半导体、电子产品在这里找到最大买家,服贸会上,36家台企展出200多种产品,还直播带货,现场签约合作。 这股势头,不是靠喊口号就能扭转的,反观台湾当局,鼓吹“新南向”多元化,出口到东盟和美国的份额是涨了点,但大陆仍是贸易顺差的绝对主力。 2025年台湾经济增长率预测下修到3.1%,上半年5.35%,下半年才1%,这背后是全球关税战和地缘摩擦的夹击。 可笑的是,有些政治人物还想“脱钩”,结果呢?台企扎根大陆的信心更坚定了,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80多个项目签约超1300亿人民币。 经济不是儿戏,它像根深蒂固的藤蔓,台湾想抽身,却发现自己已被缠绕得密不透风。 郑丽文从民进党跳到国民党,背景复杂,本该带来新鲜空气,结果却成了党内迷茫的缩影。 她喊两岸交流,从文化艺术到体育合作,听着不错,但忽略了核心:统一不是施舍,是民族大义。 2025年,国民党面临四大难题:分裂、青年流失、两岸定位、经济民生,她若当选,得直面这些,而不是用“联手”粉饰太平。 真想联手,先承认一个中国框架,否则就是空谈,岛内青年流失严重,蓝营支持率在20-30岁群体中勉强过半,郑丽文拉票靠的就是她那张“中生代”脸。 可年轻人要的是未来,不是模棱两可。统一后,台湾能借大陆之力,接入“一带一路”,AI、绿色能源等领域大展拳脚。 现在的“联手”,却是单向索取:用大陆市场续命,却不愿谈政治融合。 台湾的定位,从未脱离中国脉络,野百合学运时,郑丽文参与街头运动,那时她支持本土化。 可如今国民党内部,保守派和改革派拉锯,她夹在中间,喊“宪法一中”,却不碰“一中各表”的旧伤疤。 两岸不可能回到过去,得往前看,可往前,就是统一的方向,2025年,赖清德上台后,民进党继续“抗中”叙事,课纲弱化中国认同,军购扩充。 可数据摆着:台湾经济增长率从3.42%下修,通胀在2%徘徊,全靠大陆拉动,分离主义从没赢过。 国民党若继续暧昧,早晚被边缘化,统一不是喊打喊杀,而是让两岸人民一起开心。
[浮云]郑丽文把“两岸强强联手”挂在嘴边,听起来像是要平起平坐,实则把台湾抬到了
小加娱的史书
2025-10-15 14:46: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