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发现不对劲了! 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这张医药牌才真叫致命,美国的救命药原料几乎全攥在咱们手里!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特意跑去美国最大的制药基地新泽西州调研,发现当地一家生产化疗药物的工厂,仓库里堆的紫杉醇原料全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这可不是个案,美国那些能救命的药,十有八九原料都得靠咱,说句不好听的,咱要是把阀门拧一拧,美国医院的药柜就得空一半。 咱先说说抗癌药这块,紫杉醇只是其中一种,有数据摆在那,美国68%的抗癌药原料都产自中国,不是咱吹,现在全球市面上能见到的抗癌药,不管是治肺癌的还是治乳腺癌的,追根溯源,核心的活性成分多半是从中国工厂出来的。 新泽西那工厂为啥不敢换供应商?因为这东西不是随便找个作坊就能做的,得有成熟的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还得通过美国FDA的认证。 咱中国药企早就拿到了这些资质,光美国FDA的药物主文件登记,咱就有3539个,占了总数的13.4%,人家用着放心,也没法轻易换。 再说说老百姓更熟悉的抗生素,这可是消炎救命的关键药,美国75%的抗生素原料都得从咱这儿买,像头孢、青霉素这些常用的,几乎全靠中国供应。 前两年美国爆发耐多药结核病,70%的一线抗生素都依赖中国原料,当时就有人算过,要是咱断供,患者治疗周期得从6个月拖到24个月,医疗成本得涨230亿美元。 还有糖尿病患者用的胰岛素,美国63%的原料来自中国,前阵子芝加哥有家医院突然接到通知,说胰岛素库存告急,就是因为中国原料药关税涨了,生产线直接停了,同一天全美200多家医院都收到了类似警告,仿制药巨头山德士甚至说,抗抑郁药和抗生素72小时内就会断供。你想想,那些靠胰岛素活命的老人,要是突然没药了,后果不堪设想。 就连平时不起眼的维生素,美国都离不开咱。叶酸你知道吧,怀孕的女人必须补,美国FDA规定所有浓缩谷物都得加叶酸,而美国58%的叶酸进口都来自中国,而且根本没有靠谱的替代来源。 还有鸡饲料里必须加的生物素,美国61.7%的供应都来自中国,要是这东西断了,鸡下蛋少了,雏鸡成活率低了,美国的禽肉蛋奶价格都得飞涨。 算下来,美国整个维生素进口里,中国占了78%,这可不是小数目,关乎到每个人的日常健康和餐桌。 为啥美国自己不生产这些原料?说穿了,是他们自己把这条路走窄了。 二十多年前,欧美国家觉得生产原料药又污染环境又费人工,成本太高,就把产能都转移到了中国和印度。 咱中国正好有完整的化工产业链,从基础化工原料到中间体再到成品,一步到位,成本比他们自己生产低太多,而且这些年咱在环保和质量上狠下功夫,工艺也不断升级,慢慢就成了全球的“原料药工厂”,现在咱承担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原料药供应,2024年出口额占了全球市场的35.5%。 美国不是没想过摆脱依赖,前几年特朗普政府加征25%的关税,想逼着企业把生产线搬回去,结果呢?美国仿制药行业利润本来就只有4-6%,关税一涨,中小药企直接就得破产。 辉瑞、礼来这些大公司倒是想在美国建新厂,可美国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4.2倍,建个厂还得5-7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们还想靠印度替代,可印度自己70%的原料药都得从中国买中间体,比如头孢类药物的关键原料,印度90%以上都得从咱这儿进口,就算美国找印度拿货,最后还是绕回咱这儿,等于找了个二道贩子,根本没用。 咱手里这张牌,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几十年产业升级攒下的家底。从一开始做大宗原料药,到现在不少企业开始搞CDMO业务,往产业链高端走,咱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欧盟那么挑剔的市场,咱拿到的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就有1186个,占了18%,这实力摆在这儿,不是谁想替代就能替代的。 当然,咱也不是说要随便打这张牌,毕竟全球化时代,供应链稳定对大家都好。 但这牌攥在手里,就是咱的底气。美国那些政客总喊着“脱钩”,可真动起手来,先受不了的是他们自己的老百姓。医院断药、药价飞涨,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美国人。 前阵子山德士CEO在国会作证都说了,关税促回流就是空谈,不改革药品采购体系,供应链根本重组不了。 所以说,美媒发现的这点“不对劲”,其实是咱中国产业实力的体现,稀土是王牌,原料药更是要命的王牌,因为这关乎到人的生命健康。 美国想在这上面跟咱较劲,根本没胜算,咱不用主动出击,只要守好自己的产业优势,他们就不得不掂量掂量后果。 这不是咱吹牛皮,是实打实的实力,数据在这儿,案例在这儿,任谁也否认不了。
美媒发现不对劲了! 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
万事浮华
2025-10-15 11:48: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