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38岁男子从尼泊尔回国,在樟木口岸时,他手机被停机,他以为欠费了,就充了200元话费,还是没开机,他联系移动客服,客服却说:为了防止你被诈骗,移动对你手机号“保护性关停”,想要开机必须去移动厅办理。男子在当地找了个营业厅,营业厅却说:这是新疆的手机卡,你只能去新疆办理。男子在0下几度在路边冻到崩溃,他愤怒不已,决定起诉移动公司。 据10月13日报道,一位38岁的男子,怀揣着对祖国的眷恋与归家的急切,结束了在尼泊尔的行程,踏上了从樟木口岸回国的路途。 在樟木口岸,男子背着行囊,脚步轻快,满心期待着与家人的团聚。 然而,当他拿出手机,准备给家人报个平安时,却发现手机没了信号,屏幕上一片漆黑。他以为是自己话费欠费了,毕竟在异国他乡,通信费用的使用情况不太容易实时掌控。 于是,男子赶忙找到一个可以充值话费的地方,毫不犹豫地充了200元进去。 他满心期待着手机能重新亮起,与家人取得联系。可等了好一会儿,手机依旧毫无反应,还是处于停机状态。男子心里有些着急了,他开始四处寻找可以联系移动客服的方式。 费了好一番周折,男子终于联系上了移动客服。客服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告知他一个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消息:为了防止他被诈骗,移动对他的手机号进行了“保护性关停”。 客服还解释说,这是公司出于对用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考虑而采取的措施。 男子虽然有些无奈,但也理解移动公司的出发点,便询问如何才能让手机重新开机。客服告诉他,必须去移动营业厅办理相关手续。 男子在樟木口岸附近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移动营业厅。他向工作人员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可工作人员的话却让他如坠冰窖:这是新疆的手机卡,他只能去新疆办理开机业务。 此时,樟木口岸的天气已经转冷,气温降到了零下几度。 男子站在路边,寒风呼啸着吹过,冻得他浑身发抖。他望着手中的手机,又看看眼前营业厅的大门,心里又急又气。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手机停机问题,会变得如此复杂。 “保护性关停” 是通信运营商常见的风险防控措施。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运营商根据监管要求,对存在异常使用情况的手机号采取临时关停措施,比如长期处于境外漫游状态、突然出现高频异地通话、收到多起诈骗举报等。 这类措施的初衷是保护用户财产安全,避免手机号被不法分子盗用用于诈骗活动。男子的手机号因长期在尼泊尔使用,符合运营商设定的 “境外异常使用” 触发条件,才被系统自动标记并关停。 在边境口岸、跨省务工人员集中区域,类似的 “停机困境” 时有发生。不少用户因归属地与实际居住地跨省,遇到业务办理受阻的问题。 此次事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边境地区的通信服务需求。樟木口岸作为重要的中尼贸易通道,每年有大量跨省、跨境人员往来,对通信服务的灵活性要求更高。 当地政府已与运营商沟通,计划在口岸设立 “跨省通信服务专窗”,配备专门设备与权限,协助归属地为其他省份的用户办理紧急业务,比如停机复机、紧急通话开通等,缓解用户的燃眉之急。 我们理解运营商 “保护性关停” 的初衷,但希望后续能有更便捷的办理方式,避免其他用户遇到男子这样类似困境。
西藏,一38岁男子从尼泊尔回国,在樟木口岸时,他手机被停机,他以为欠费了,就充了
文人学社
2025-10-15 10:00: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