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航母横向补给,遭解放军055大驱“骑脸”,美网民无能狂怒? 一段在美军士兵中流传的视频,意外揭示了南海博弈的真实一幕: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以近乎“贴脸”的方式,近距离观察了美国“林肯号”航母的补给作业,双方最近距离仅约200米。 这一场景迅速在外网引发热议,不少美国网民对自家海军的表现感到不满。 事件发生在南海南部纳土纳群岛附近海域,当时美军“林肯号”航母打击群正在进行横向补给,这是航母编队防御相对脆弱的时刻。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有护航舰只,解放军的055型驱逐舰仍能突破防御圈,直插编队内侧,最近时与航母距离缩短至200米以内,相当于进入了舰炮的直射范围。 美军士兵用“街溜子”来形容055大驱灵活穿梭的机动姿态,但这场看似偶然的近距离接触,背后却透露出深层的战术与战略含义,军事分析指出,055型驱逐舰选择在美军补给时抵近,展现了其精准把握对方防御弱点的能力。 补给中的航母机动受限,而055的行动正是一种“非接触式施压”,既展示了存在感,又未越过开火的底线。 更让观察家们关注的是美军的反应,按照标准程序,外围护航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应迅速进行拦截,但此次应对却被批评为“迟缓”。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055大驱的机动路线超出了美军的预设预案有关,同时伴随活动的中国海军815型电子侦察船也可能对美军的通信链路产生了干扰效应。 055型驱逐舰之所以有如此底气,与其强大的武器装备密不可分,它搭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远、速度快,对航母构成显著威胁,即便在和平时期的这次近距离接触中未使用导弹,但进入舰炮射程的举动,本身就传递了强烈的威慑信号。 有观点认为美国海军主力舰艇老化问题日益凸显,而中国海军则持续列装如055型等新型舰艇,在亚太地区的常态化存在和能力不断增强,这使得美军在直接对抗中更加谨慎,转而更多依靠地区盟友在前台活动。 对于这次中美军舰的南海近距离相遇,很多网友也在评论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刷到这个视频真的惊了,咱们的055大驱跟美军航母都快脸贴脸了!感觉就像在自家后院遛弯儿,顺便看看邻居在干嘛一样自然。” “老美水兵拍视频的手估计都在抖,这么近的距离,连甲板上晾的袜子啥颜色都能看清了吧? 有老铁说这是“骑脸输出”,话糙理不糙啊。” “美军航母平时看着威风凛凛,这一对比就露怯了,咱们的055看着就新,线条帅气,老美的船锈迹都能瞅见,高下立判,这说明啥?装备硬气,腰杆才能挺得直! ” “一堆老外网民急得跳脚,骂他们自家军队“太怂”,这能叫怂吗?这叫专业!和平时期,咱们的舰艇就是按国际规则近距离跟监,有理有据有节,真要动手,鹰击—21导弹又不是吃素的,靠近点那是展示自信和掌控力,老美心里门儿清,所以也不敢乱动。” “我觉得这事儿干得漂亮!南海是咱们的家门口,不是美国佬想怎么溜达就怎么溜达的游乐场,咱们的船往前一站,就是在划下道儿:规矩,得按我们的来。” “以前都是他们堵我们的门,现在反过来了,想想就解气!” 有懂行的兄弟分析,选在美军横向补给的时候靠近,时机拿捏得真准,那会儿航母跑不快,转向也难,防御圈有漏洞,这说明咱们对美军的行动规律摸得透透的,战术水平一流,不是瞎莽上去的。 话说回来,为啥咱们的军舰敢这么“刚”?还不是因为实力到位了,055有世界顶级的雷达和导弹,后面还有整个体系支撑,天上卫星盯着呢。 美军那几艘老旧的伯克舰,应对起来当然吃力,这就叫“技术压制”,没办法的事。 大家觉得这次近距离交锋,除了展示肌肉,更深层的信号是什么?是对美国“自由航行”的直接回应,还是意味着西太平洋的游戏规则已经彻底改变了?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高见! 信源:海军工程大学人士:055型导弹驱逐舰为什么叫“国之重器”. 澎湃新闻
中国武器下一个需要实战检验的,很可能就是能不能击落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眼下来
【3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