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哥45岁失业后,我才看清程序员职场的“生存真相” 作为师哥的同门师弟,看着他

莉莉李 2025-10-13 19:50:31

师哥45岁失业后,我才看清程序员职场的“生存真相” 作为师哥的同门师弟,看着他从当年公司里人人佩服的“代码大神”,落到如今54岁彻底躺平的模样,心里真不是滋味。还记得师哥刚下岗那阵,在师门聚会上意气风发说“低于两万的工作我不考虑”,我们几个师弟还觉得理所当然——他写代码快、bug少,当年牵头做的电商后台系统,扛过好几次大促峰值,在圈子里小有名气,怎么看都该有高薪工作等着。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师哥的求职路会越来越窄。一开始他还挑公司规模、项目方向,后来小创业公司的offer也接,薪资从一万八降到一万二,再到最后说“只要给交社保,几千块也干”,还是被HR以“年龄太大,怕跟不上新技术迭代”婉拒。上次见他,头发白了大半,聊起找工作的事就叹气,说“年轻时总觉得写代码是铁饭碗,熬熬夜、多敲几行代码就行,从没想着为以后打算”。他常年加班落下的腰椎病、颈椎病,现在连搬个箱子都费劲,想跟师哥的哥哥一样去工地打工都干不动,只能在家靠着早年积蓄过日子。 反观我们师门另一位师哥,比他大两岁,48岁还被欧企高薪挖走,薪资涨了45%,每次聚会都有猎头主动递名片。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师哥早在35岁就开始规划转型,不再死磕一线编码,而是主动跟项目、跑客户,慢慢从技术岗转到售前技术顾问,把“懂代码”和“懂业务”结合起来——他能听懂客户的需求,还能跟开发团队讲明白技术实现路径,甚至能帮客户测算成本、规避风险,成了公司里没人能替代的“桥梁型人才”。对比之下,我那位躺平的师哥,这些年除了熟悉的那几种编程语言,新出的云原生框架、低代码平台都没好好学,面试时被问起AIGC相关的技术应用,他都答不上来,自然拼不过刚毕业的年轻人。 这两年我自己也快35岁了,师哥的经历像一面镜子,让我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埋头写代码”。我开始主动申请参与跨部门项目,跟着产品经理学画原型、跟运营聊用户需求,下班后还报了云原生的认证课程,周末泡在技术社区看行业报告。上次跟师哥通电话,他劝我“别太拼,差不多就行”,可我没法停——我见过师哥失业后半夜给我发消息问“有没有项目能介绍”的窘迫,也见过转型成功的师哥在行业峰会上做分享的从容,太清楚不提前规划,未来可能会走怎样的弯路。 现在师门里的师弟们聚在一起,不再只聊技术难题,反而常讨论“35岁后往哪走”。有人在学技术管理,有人尝试做技术博主分享经验,我也在琢磨往工业软件领域深耕——这些方向不用跟年轻人比谁敲代码快,反而更看重经验和行业积累,就像那位转型成功的师哥说的:“程序员的价值,从来不是‘能写多少行代码’,而是‘能解决多少难问题’。”真希望师哥当年能早点想通这些,也希望我们这些师弟,能踩着他的教训,在程序员这条路上走得更稳些。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蹉跎

蹉跎

1
2025-10-13 20:05

54了,还不退休难道要做到底嘛?

莉莉李

莉莉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