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中国邻国后,美智库下结论:中国不敢打日本 话说最近美国那边有个挺有意思的报告出来了,由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这个老牌智库搞的,他们挑了亚太地区四个跟中国挨得近的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当成美国拉帮结派对付中国的“棋子”来审视。报告从军事、经济和政治几个角度掰扯,最后甩出个结论:中国最不敢动手的对象就是日本,日本这块“资产”对美国来说回报最大,风险最小。 先说报告怎么评估这四个国家的吧。智库的思路挺直白,就是把它们当成工具箱里的家伙事儿,量量值不值当美国押宝。从战略贡献上看,日本稳坐头把交椅。它地理位置卡在第一岛链上,冲绳的美军基地离台湾才600多公里,横须贺港还是第七舰队的家门口。要是台海那边有事儿,日本就是美国插手的完美跳板。去年美日那场“坚毅之龙”军演,美军头一回在日本本土摆上“堤丰”中程导弹,射程直戳中国东部沿海。日本还握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半导体材料供应链,比如信越化学和住友金属矿业这些巨头,是台积电和三星的供货大户。 报告里点明,日本一边对中国投资猛增59%,一边改了半导体出口管制清单,卡中国脖子获取EUV光刻机,还通过中日经济对话换来稀土配额。这不光是军事实力,经济上也绑得死死的。作为G7成员,日本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席位问题上帮美国吆喝,还牵头“四方安全对话”里的印太海域监控计划,盯着中国海上动静。军事合作上,去年美日签了70多项协议,建起统合司令部,美军将领能直接指挥自卫队。日本防卫预算今年破8.7万亿日元,重点砸在远程反舰导弹和网络部队上,支持美国的“反介入”策略。 技术上,日本加入“芯片4”联盟,和美韩一起定出口规矩,去年还联手试射“滑翔拦截器”对付高超音速导弹。政治表态上,美日韩三国外长联合声明强调台海稳定,日本在冲绳摆12式陆基导弹,射程盖住台湾海峡。卷入风险呢?报告说低,因为日本自卫队24万现役兵,4艘出云级准航母,10艘宙斯盾舰,200多架F-35,防御网结实。在钓鱼岛那儿,日本用海岸警卫队灰色巡逻,中国海警也只是对峙,没升级成热战。 相比之下,韩国就有点儿不省心了。报告直呼它是“刺头”和“负担”。战略贡献上,韩国军力重心死死盯朝鲜半岛,没法像日本那样伸到台海南海。外交上,它总想玩战略自主,不愿为美国火中取栗。半导体强是强,但总统李在明明确表态不掺和台海事儿。军事合作上,韩国拒绝对美本土部署中程导弹,去年Chip4里虽参与,但摇摆不定。报告批评它不听话,卷入风险中规中矩,但整体拖美国后腿。 澳大利亚呢?地理上离东亚核心太远,军事基地和影响力都跟不上日本。报告里它参与Quad框架,但技术产业弱,供应链帮不上大忙。合作意愿有,但深度浅,风险低主要是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菲律宾最惨,被贴上高风险“棋子”标签。军事基础设施烂摊子,南海位置虽敏感,但卷入能力弱。杜特尔特时代还搞战略自主,和美国基地谈判反复拉锯。现在小马科斯上台亲美了点儿,但报告说它战略贡献小,合作不稳,风险最高——万一冲突,它容易成炮灰。 报告的核心卖点就是这个结论:中国主动打日本的概率接近零。为啥?军事上,日本实力摆那儿,兵棋推演里就算中国第一波导弹砸掉70%驻日美军设施,美军72小时内从关岛和夏威夷补兵,中国海军在东海得挨日本潜艇和反潜机的围堵。这在家门口打持久战,不合中国速战速决的路子。经济上,中日贸易超3500亿,日本对华投资1200亿,中国新能源和军工离不开日本90%的高纯稀土加工。要是动手,全球芯片链断,丰田本田这些巨头损失上千亿,中国自己也得断供,经济自伤八百。 这报告的意图其实明摆着。美国智库这是在给盟友做“绩效考核”,像审商品似的挑肥拣瘦。表面学术,骨子里是政治宣传,想给日本戴高帽,卸掉它的战略包袱,怂恿它在台海南海更卖力。把日本当代理人和挡箭牌,分担美国压力,消耗中国,还降低美军直接上阵的风险。报告忽略了前提:中国克制不是怕事儿,而是防御原则,不主动但主权不让步。日本真插手,自卫队投射力一上来,事儿就大了。这不光是军力比拼,还牵扯中美博弈大局。美国这么押注日本,等于承认其他盟友靠不住,但也暴露了它的工具论,把盟友安全当次要,服务遏华大计。
中菲一战,迟打不如早打!菲律宾总统嚣张喊话中国,只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让步,他们就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