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怎么就打起来了呢?其实这不是一个偶然,这是一个必然! 巴基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13 07:28:38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怎么就打起来了呢?其实这不是一个偶然,这是一个必然!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两个相邻的国家怎么突然就打起来了?其实仔细梳理脉络就会发现,这场冲突绝非临时起意的摩擦,更像是塔利班掌权阿富汗后,长期矛盾累积到临界点的必然爆发——只要塔利班坚持其固有的行事逻辑,与周边国家的冲突就迟早会来。 要理解这场争斗的根源,必须先把时间拉回英国殖民时代。当年英国殖民者撤出印度次大陆时,不仅在中印之间留下了争议不断的麦克马洪线,还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划下了一条杜兰德线。 这条诞生于1893年的边界线,最初只是英国为了方便殖民统治随意划分的结果,却成了此后百年巴阿关系的“定时炸弹”。有意思的是,在塔利班掌权之前,无论是巴基斯坦政府,还是阿富汗前政府,即便对这条线有过不满,也都在外交层面予以承认,国际社会见两个当事国没有提出实质性异议,也默认了这条边界的合法性。 这一点和克什米尔问题完全不同——克什米尔争议涉及领土主权、民族宗教等多重复杂因素,至今没有明确解决方案,而杜兰德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得到巴阿双方和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既定事实”。 一切的改变,始于塔利班重新掌控阿富汗。自塔利班2021年上台后,第一个明确表态的就是“不承认杜兰德线”。为什么塔利班偏偏要挑战这条已经存在百年的边界?这背后藏着他们最核心的政治野心。 塔利班信奉的政教合一理念,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强烈的扩张性——他们不满足于只统治阿富汗,更想把这种制度传播到整个伊斯兰教世界,甚至怀揣着用宗教统一更多地区的幻想。 在他们的认知里,殖民者划定的边界是“非法的”,只有基于宗教信仰的“统一疆域”才具有正当性。这种理念注定了他们不会遵守现有国际秩序下的边界规则,否认杜兰德线,不过是他们打破现有秩序、谋求扩张的第一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塔利班第一次掌权时,就开始在巴基斯坦境内扶持亲己势力,尤其是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部落地区,不少恐怖主义组织都得到过塔利班的暗中支持。这些组织在巴基斯坦境内制造了多起血腥袭击。 2014年白沙瓦陆军公立学校遇袭事件,造成141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学生;2016年奎达医院爆炸案,导致70多人丧生。多年来,巴基斯坦为了打击这些恐怖势力,付出了超过7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经济损失更是高达上千亿美元。 塔利班的“树敌体质”,不止针对巴基斯坦。上个月,特朗普政府为了加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提出想重新启用阿富汗境内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本是特朗普递出的橄榄枝,既想借助基地提升军事存在,也想通过合作缓和与塔利班的关系。 可塔利班政府想都没想就断然拒绝,理由是“不允许任何外国军队在阿富汗领土上驻扎”。而这次巴阿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巴基斯坦的一次精准打击。此前,塔利班武装分子多次越过杜兰德线,袭击巴基斯坦边境哨所,造成巴军士兵伤亡。 忍无可忍之下,巴基斯坦军方动用翼龙无人机,对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目标实施了定点清除。这记重拳狠狠刺激了塔利班的神经,他们认为这是对阿富汗主权的“严重侵犯”,随即展开了大规模报复。 数百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同时向巴基斯坦边境的多个哨所发起进攻,使用了火箭弹、迫击炮等重型武器,双方陷入激烈交火。伤亡数字的公布,更像是双方舆论战的延伸。 10月12日,法新社援引巴基斯坦军方的声明称,在这次冲突中,巴基斯坦方面有23名士兵牺牲,但成功击毙了超过20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还摧毁了塔利班的多个弹药库。 而塔利班方面则通过其控制的媒体宣称,他们不仅夺取了25座巴基斯坦边境哨所,还打死了58名巴军士兵,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双方的数据差异巨大,显然都有夸大自身战果、削弱对方士气的意图。 但从战场实际情况来看,巴基斯坦拥有更正规的军事体系、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空中支援能力,塔利班虽然熟悉地形、作战勇猛,却缺乏重型武器和后勤保障,真实伤亡人数大概率远高于巴基斯坦。 更让巴基斯坦无法接受的,是塔利班近期的“外交骚操作”。本月初,塔利班派出一支高级代表团,悄悄前往印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秘密访问。访问期间,双方不仅讨论了经贸合作、人道援助等议题,更关键的是,塔利班代表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克什米尔地区全部属于印度”。 要知道,克什米尔问题是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红线”——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已经爆发过三次战争,至今仍在该地区频繁发生摩擦。 塔利班这番表态,无疑是在巴基斯坦的伤口上撒盐:一边又和巴基斯坦的宿敌印度眉来眼去,还公开站队支持印度在克什米尔的立场,这波操作和主动“求锤”几乎没有区别。 塔利班似乎始终没明白,“四处树敌”的路走不远。巴基斯坦的强硬反击,也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主权与安全的红线,绝不容许随意触碰。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