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一位年轻貌美的妓女苦苦哀求37岁的张伯驹:“带我走吧,我还是完璧之身!“张伯驹掏出钱为她赎身,老鸨却说:“晚了,她已经被卖了!” 张伯驹出生于1898年,河南项城人,父亲张镇芳是清末直隶总督,家底厚实。他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喜欢诗词书画,早年进银行做事,当过盐业银行董事啥的。张伯驹跟张学良、溥侗、袁克文齐名,叫民国四公子,主要靠家世和个人才华在圈子里混。他不光玩票京剧,还写词曲,出过书啥的。张伯驹一生痴迷收藏古董书画,从年轻时候就花钱买这些东西,避免它们流到国外去。他的收藏里有晋代陆机《平复帖》、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这些宝贝,他卖家产维持这爱好。1930年代,他在北平和上海活动,扩大收藏圈子。张伯驹鉴赏水平高,民间收藏界公认他顶尖。他早年结婚,有两房夫人,生活圈子主要在文化和金融界。 潘素原名潘白琴,1915年生在苏州,家族是清代状元潘世恩后代,早年家境好。她小时候学音乐绘画,会弹琵琶啥的。13岁母亲去世,家道中落,被继母卖到上海青楼。她在那卖艺不卖身,保持清白。1935年,潘素20岁,在天香阁当头牌,弹琴吸引客人。张伯驹37岁,到上海办事,听说天香阁有位女子技艺好,就去看看。他问老鸨女子来历,老鸨介绍潘素。张伯驹跟潘素聊艺术,两人有共同话题。张伯驹要走时,潘素求他带走,说自己清白。张伯驹同意,拿钱赎身,老鸨拒绝,说潘素卖给臧卓。臧卓是军官,纠缠潘素,潘素不从,他等着。张伯驹没马上得手。 张伯驹找朋友孙曜东帮忙,用钱运作,让臧卓放手。臧卓拿钱走人。张伯驹给两房夫人钱,离婚手续办好。1937年,张伯驹和潘素结婚,她20岁,他37岁。婚后张伯驹支持潘素学画,介绍朱德甫、夏仁虎、汪孟舒这些老师指导。潘素从中年转画山水,擅长青绿山水和雪景啥的。张大千看过她画作,认可水平。张伯驹继续收藏,买《平复帖》等珍品。潘素帮着整理这些东西。张伯驹晚年从1956年起,把收藏捐给故宫博物院和吉林省博物馆,包括118件书画,填补故宫空白。这些东西价值高,是国宝级。 张伯驹的收藏行为源于保护文化,他说这些东西不该私藏,要留给国家。潘素支持他捐献,两人一起过日子。张伯驹1982年在北京去世,潘素2003年去世。他的传记书如《张伯驹传》记录这些事,基于档案和访谈。张伯驹从世家子到文化贡献者,靠个人选择。潘素从青楼女子变画家,也靠机遇和努力。这段事显示民国时代个人命运多变,文化传承靠人推动。张伯驹捐献让故宫书画馆藏丰富一半,影响大。 老鸨在天香阁经营,拒绝赎身因潘素已卖,显示青楼生意规则严。臧卓作为军官,追求不成就等,显示当时社会强势一方行为。张伯驹用钱解决,反映金钱在民国作用大。潘素出身名门却落难,继母卖她显示家庭变故常见。张伯驹早年婚姻安排,离婚再娶显示个人选择空间。张伯驹收藏不光个人爱好,还防文物外流,如1936年护溥心畬东西。潘素学画进步快,从花鸟到山水,作品神韵古朴。 张伯驹父亲影响大,张镇芳官场经历让儿子懂世事。他在银行工作稳定收入,支持收藏。潘素婚后专注艺术,两人志趣合。张伯驹出书《丛碧书画录》记录收藏过程。捐献后,故宫设景仁榜表彰,列他名字。这些事在报刊和网上流传,提醒人文化保护重要。张伯驹遭绑架时,宁死不交国宝,显示决心。潘素无子,但婚姻稳。
1935年,一位年轻貌美的妓女苦苦哀求37岁的张伯驹:“带我走吧,我还是完璧之身
哈皮的高高
2025-10-13 00:13:16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