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对美国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可以说中美现在没有“隔夜仇”,美方任何举措,中方都会对等反制。 交通运输部10号一公布消息,懂行的人立马就看出门道了——这措施从10月14号起正式落地,巧的是,美国今年4月折腾出来的那套,给中国籍船舶单方面加收港口服务费的规定,也是同一天生效。 你看这时间点卡得多准,就算中方宣布得晚了点,可生效日期硬是跟美方咬得严丝合缝,这不就是明晃晃的“你怎么做,我就怎么还”吗? 更值得说道的是征收范围里的那个股权标准,只要是美国企业、组织或者个人直接、间接持了25%及以上股份的船舶,都得按规矩缴费。这线划得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定的,一下子就把打击面铺得特别开。 别以为就中美太平洋航线上那些直航的货船、集装箱船受影响,全球范围内跟美国资本沾边的船队都躲不开。 比如有些挂着新加坡、巴拿马旗帜的国际航运公司,看着跟美国没关系,可背后股权链扒开一看,美国资本占比早就超过了25%,照样得掏这笔钱。 甚至连一些跑亚欧航线的船舶,就算目的地不是中国,中途要在中国港口补给卸货,只要沾了这个股权边,也得乖乖缴费,这打击力度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知道,美国今年4月搞这出的时候,可是没跟中方商量半句,借着所谓的301调查结果,就给中国籍船舶加了费,美其名曰“港口维护成本涨了”,说白了就是搞歧视性政策,想变相给中国海运企业添堵。 当时美方大概觉得自己能拿捏住局面,毕竟以往总习惯用这类手段施压,可他们忘了,中国早就不是能随便拿捏的了。中方当时没立马回应,不是怕了,而是按规矩走程序,现在一出手就打在要害上,这节奏把控得相当稳。 对美国航运业来说,这波反制可是实打实的压力。中国港口本来就是全球航运的枢纽,上海、宁波、深圳这些港口,每天进出的国际船舶能排成长队,美国很多农产品、工业制品要靠海运出口,中国又是重要市场,运输这些货物的船舶不少都有美国资本背景。 以前美方加费,中国企业还能想办法消化,可现在轮到美国船队掏钱,成本直接就转嫁到他们自己头上了。一趟两趟不算啥,那些常年跑中国航线的船队,一个月下来多花的钱就得是笔不小的数目,长期累积下去,利润肯定得受影响。 更有意思的是,这措施一出来,不少国际航运公司都开始自查股权结构了,生怕不小心踩了线。毕竟谁也不想平白多掏一笔钱,可美国资本在全球航运业里渗透得又深,想完全撇干净没那么容易。这一下就让美方陷入了两难:要么让资本撤出部分船队,要么就得承担额外成本,怎么选都得肉疼。 其实中方这波操作根本不是想搞对抗,纯粹是被逼出来的。美方先破坏国际海运的规矩,单方面加费搞歧视,中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企业受委屈。而且这反制措施是依法来的,依据的是《国际海运条例》,名正言顺,美方就算想挑刺都挑不出来。这就跟打球一样,你都动手犯规了,还不许人家正当防卫? 说到底,中美海运往来本来是互利共赢的事儿,美国偏要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为靠着自己的航运优势就能占便宜。这次中方的反制就是明明白白的提醒:别拿单方面施压当筹码,供应链和航运秩序从来都是双向的,你能给别人添堵,别人自然也能让你难受。往后美方要是还想搞这类小动作,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反制。 毕竟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种只能被动接受的状态了,美方任何举措,中方都能拿出对等的回应。这不是争强好胜,而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底气,也是在告诉全世界:想破坏规则的人,迟早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硬刚美国!我们对美国进行反击,这极有可能是中美摊牌前的起手式!10月10日,我们
【97评论】【9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