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萧明华在监狱里被敌人折磨得体无完肤,得知敌人要处决自己,她突然开口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们情报,但要让我见见我的哥哥。” 萧明华出生于1922年8月,浙江嘉兴人,祖籍广东潮阳。父亲萧子山来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到上海谋生,后辗转嘉兴娶妻生子。萧明华是家中最小孩子,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姐姐从小患脑膜炎需人照顾。她从小懂事,帮母亲分担家务。小学毕业后考入河南省立开封师范学院。抗日战争爆发,一家迁往重庆避难,萧明华进入重庆师范学院学习。1941年毕业,被选送青木关国语师资训练班,学习国语注音符号教学,后在重庆师范学院附小任教。1943年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继续深造。那时学校氛围浓厚,她接触到许多进步思想。 萧明华在重庆时认识朱芳春,他是哥哥萧明柱好友,后来在北平师范学院任心理学教授。1946年,她考入北平师范学院,朱芳春引荐她在河北高中任图书馆管理员。朱芳春已是地下党员,在冀中军区敌工部领导下从事军事情报工作。1947年7月,朱芳春因策反北平驻军被傅作义通缉,化名于非继续活动。9月,萧明华经朱芳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地下情报搜集。1948年毕业前,恩师台静农从台湾大学多次来信邀请她赴台任教。她抓住机会,获组织批准,以此掩护潜入台湾。 萧明华1948年抵达台湾,在省立师范学院国文学系任教,同时兼职报社工作。她与化名于非的朱芳春假结婚,建立掩护据点。在外人看来,他们是普通夫妻。两人组建“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下设21个学习小组,按行业和地区开展进步活动。从1949年6月,于非回北平述职,中央社会部指示加强军事情报获取和策反。萧明华负责情报搜集、保管和密写。1949年3月底起,国民党保密局监视于非组织,但未立即行动。12月至1950年1月,两人送出六次重要情报,包括国防部苏艺林中校提供的台湾兵力布置、舟山和海南岛防卫方案,为解放军攻打这些地区提供依据。 1950年2月6日,萧明华在师范学院宿舍被捕。她取回晾晒旗袍,向战友发出最后警报。同案吴国祥、周哲夫、郑福春因读书会牵连被抓。于非组织庞大,涉及国语日报社严明森、马学枞,军方苏艺林、安学林、田子彬、葛仲卿,以及学生谭兴坦等多人,后判死刑。萧明华被关押278天,敌人施加酷刑,包括捆绑吊打、电椅、老虎凳等。她身体多处受伤,坚持不透露信息。敌人轮流审讯,增加强度,使用更长时间吊打和更高电压。 敌人告知萧明华即将处决。她表示愿意提供情报,但要求见哥哥。敌人安排见面,她利用机会传递情报。哥哥离开后,她拒绝开口。敌人发现受骗,继续施加刑罚。萧明华在狱中刻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表达信念。敌人视她无价值,1950年11月8日枪决于马场町。她临刑挣脱绳索,高呼口号中弹身亡,当时28岁。同案多人1951年6月29日枪决。 萧明华牺牲后,家人不知其真实身份。直到1982年,哥哥萧子坚将骨灰从台湾运回大陆。中央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烈士。9月16日,骨灰安葬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正面“萧明华烈士之墓”,背面朱芳春手书“归来兮”。她的散文曾获谢冰莹赞誉,称其有前途女作家潜力。但她选择情报工作,付出生命。事迹记录在革命历史资料中,影响深远。
1950年,萧明华在监狱里被敌人折磨得体无完肤,得知敌人要处决自己,她突然开口说
小史论过去
2025-10-10 16:13: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