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中国完善稀土治理是守护全球产供链稳定】10月9日,中国商务部

环球网 2025-10-10 02:54:15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完善稀土治理是守护全球产供链稳定】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相关受管制的稀土物项及相关技术出口的管制规则与手段,受到国内外舆论关注。新规将有助于中国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

这一决定绝非临时起意,而是中国系统性推进稀土产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环节。有关稀土技术早在2001年就已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今年4月中国政府也已对中国组织和个人出口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次公告是对现有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既体现了国家出口管制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代表着中国在稀土领域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中国依法管理稀土行业的常规举措。一些外媒担忧正常的稀土贸易可能“进不到货”甚至“断货”,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防止稀土被用于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活动,是各国必须承担的国际防扩散义务。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日透露,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面对这种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对国际和平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必须有所行动。这也更加印证了中国规范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的必要性。

中国的稀土管制是现代化治理体系在产业领域的自然延伸。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稀土产业因粗放式管理出现的无序发展,不仅透支了资源禀赋,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也将最终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主动对标国际通行做法、规范并提升稀土产业治理水平,既是中国自身产业发展需求,也是中国作为全球关键矿产重要供应国履行大国责任的必然一步。

中国稀土储量在全球占比达37%、稀土矿产量在全球占比超60%,作为稀土供应大国,中国从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霸权工具。中国的稀土管制,目标始终是“规范出口”,而不是“禁止出口”。相反,相关管制政策始终保持开放性与非歧视性,既未针对特定国家设置壁垒,也为合规贸易预留了充分空间。自中国稀土管制政策实施以来,不但一些西方媒体鼓吹的全球稀土产业链断裂并未出现,反而推动了行业从低价无序竞争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此次新规还专门为已经进入公共领域、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普通专利所必需的技术预留了政策空间。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考虑市场主体实际需求的负责任态度,西方一些舆论所谓中国“卡世界脖子”的无端臆测是在以己度人,既忽视了中国稀土管制长期以来的规范化路径与和平属性,更误解了其对全球化产业链的深层价值。

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是中国的一贯主张。只要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中国而言,资源技术管制就永远不会成为一种资源技术封锁。在中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稀土管制法规政策中,我们看到了多种绿色通道和豁免流程,以及“一案一审、一事一议”的分类管理模式,这些精准施策的背后,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言,就是为了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中国的这些稀土管制政策中,国际社会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秉持的各国相互依存、世界命运与共的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稀土技术的管理必将走向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中国正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并通过坦诚对话与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稀土贸易秩序,守护全球战略资源供应链的稳定与繁荣。

0 阅读:14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