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愤怒得知,3野团政委在他眼皮下潜伏32年,这是怎么回事!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秋天,第三野战军第29军85师253团在解放厦门之后,接到了渡海攻占金门的作战任务。 这支队伍虽然名声不显,却是一支有着深厚革命传统的部队,其前身可追溯至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闽东独立师。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屡建奇功,先后参与黄桥决战、苏中战役、淮海大战等重大军事行动。 团政委陈利华时年二十九岁,广东梅县人,早年参加新四军,因文化水平较高,能写诗文、擅长文艺宣传,逐渐从基层文化教员成长为团级政治工作骨干。 他随军转战大江南北,经历过如皋、盐城、上海等多场硬仗。 战役前夕,陈利华原本已准备与未婚妻完婚,组织上特意将其未婚妻调往集美附近工作。 然而就在商定婚期后不久,攻金任务突然下达,婚事只得搁置。 10月24日晚,第一梯队三个团共九千余人乘木船向金门进发。 253团作为主攻团,负责抢占古宁头滩头。 登陆初期,部队攻势迅猛,迅速击溃国民党青年军601团,占领部分阵地。 但随着天色渐明,战场形势急剧逆转。 国民党空军倾巢出动,对停泊岸边的木船进行轰炸扫射。 由于船只几乎全被摧毁,后续增援无法渡海,已登陆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此时,国民党胡琏兵团援军陆续抵达,敌兵力增至三倍以上,且配有坦克、重炮和空中支援。 苦战三昼夜后,解放军弹尽粮绝,伤亡惨重。 团长徐博与政委陈利华决定分散突围,转入山区打游击。 在突围过程中,陈利华中弹负伤,与部队失散。 在一片狼藉的战场上,陈利华发现一名奄奄一息的国民党伤兵。 交谈中得知这个名叫陈开中的士兵是他的梅州同乡,是被胡琏兵团强征入伍的。 陈开中伤重不治后,陈利华换上他的军服,利用其身份被后送救治。 由于战时混乱,人事档案不全,加之胡琏兵团确实在梅州大量抓丁,陈利华成功隐瞒了真实身份。 伤愈后,陈利华被重新编入国民党军队。 因其文化水平较高,被选派至“国防部政治作战局”工作。 这个由蒋经国直接掌管的部门,主要负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和防谍工作。 陈利华凭借早年在新四军积累的政治工作经验,很快得到重用,军衔升至陆军上校,并获得特许在台湾成家立业,表面看来已完全融入国民党体制。 然而三十二年间,陈利华始终心系大陆,秘密收集台湾军事部署、国防建设等情报,伺机与组织恢复联系。 但由于1950年代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吴石、朱枫等大批地下党员牺牲,陈利华这条线始终未能启动。 期间他曾多次利用赴港机会尝试与大陆方面联系,均因无法验证身份而未果。 1958年,陈利华偶然遇到原253团战士陈瑞粦。 两人曾共同谋划回归大陆,但因两岸隔绝日深,始终找不到合适途径。 日久天长,陈瑞粦因生活困顿、身体多病,逐渐失去信心,转而以揭发相威胁,要求陈利华提供经济援助。 1981年,陈利华退役后停止资助,陈瑞粦遂向当局告发。 经审讯,陈利华坦然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经历,表明虽身在台湾三十余年,但始终期待解放军解放台湾。 同年11月,经蒋经国亲自批示,陈利华以“内乱罪”被判处死刑。 临终前,陈利华向妻儿坦白了自己的真实经历,嘱咐儿子日后一定要回梅州认祖归宗。 两岸开放交流后,其子陈启明遵嘱返乡省亲,并向台湾当局提出赔偿请求,但未获批准。 2009年,台湾官方文件正式确认“陈开中”即为当年金门战役中“失踪”的解放军团政委陈利华,并认定其“为中共工作的心态始终未变”。 2013年12月,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花岗岩墙上镌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的字句,以此纪念包括陈利华在内的隐蔽战线英雄。 三十二年的潜伏生涯,陈利华始终坚守信念,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2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