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一个妇人在一家医院去世,无人替她收尸。过了几天,她的一个朋友看着遗体

陈砚之 2025-10-04 18:47:39

1967年,一个妇人在一家医院去世,无人替她收尸。过了几天,她的一个朋友看着遗体说:你居然是这个下场! 王右家1908年出生在湖北一个官员家庭,从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父亲在北洋政府做事,她小时候就长得水灵,邻居都说她六七岁就知道用那张脸哄人开心。长大后,她考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业顺风顺水。毕业没多久,1928年她20岁就跑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念书。那时候留学可不是随便的事,她背着书包在美国校园晃荡一年多,很快就觉得没劲,干脆打包行李回国。回上海后,她没闲着,直接接手《益世报·妇女周刊》的主笔,两年工夫写了上百篇文章,全是鼓吹妇女解放、女人要自立的调调。她文笔犀利,人又长得标致,一出手就成了文化圈的焦点人物。 她的美不是照片里那种平面货色,见过真人的人都说,影像只抓到她万分之一的味道。吕孝信是她闺蜜兼情敌,直夸她动作优雅,像音乐在动,集齐天下美女也比不过。曹禺那时候还是年轻人,一眼看上她,直接拿她当原型写了《日出》和《桥》里的陈白露。大家都爱围着她转,她也乐在其中,成了新女性代言人。1931年她刚从美国回来没多久,就撞上罗隆基。这家伙比她大12岁,清华高材生,演讲一套一套的,已婚有家室,但风流成性,家里老婆张舜琴管得严,两人天天吵架,还动过手。罗隆基老婆是新加坡富商女儿,英国律师资格,性格古板,两人从婚后就合不来。1929年生了个女儿,育儿上还闹出事,张舜琴非要搞什么科学法,给孩子冷水澡日光浴,一个月就没了。这事后,他们1931年分居,张舜琴回了新加坡。 罗隆基知道王右家有儿时订婚,就劝她别守旧规矩,该自由恋爱。她一听有理,赶紧退婚。父亲气炸了,登报断绝关系,到死也没认这个女儿。王右家倒是不在意,两人直接同居起来。那年她24,他36,正当年纪,罗隆基月薪一千多银元,日子过得宽裕。她陪他1932年去天津,他在那儿当《益世报》社论主笔、南开大学教授,还兼《北京晨报》主笔。俩人黏糊得不行,她两次怀孕都流产,没留住孩子。1937年日本人占了天津,报纸停刊,罗隆基躲意大利租界,后来化装和梁实秋逃南京。她留在天津,靠亲戚帮忙去重庆和他汇合。同年,张舜琴来重庆办离婚,王右家总算名正言顺嫁进去。朋友圈子大,孙科宋子文都送礼贺喜。她管罗隆基叫“骡子”,俩人夫唱妇随,在重庆办沙龙,家里天天宾客满堂。 抗战那几年,罗隆基是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王右家跟着他周旋国共之间,成了重庆社交圈的亮点。她热情好客,沙龙里男男女女来来往往,热闹非凡。1943年结婚纪念日前,杨云慧突然上门,这人是罗隆基学生,王右家婚前俩人有约定,给彼此空间。她本以为稳当,结果翻丈夫书信,一年里俩人换了上百封,杨云慧要离婚,罗隆基也提了和她散伙。王右家没闹腾,直接收拾走人,结束了12年的感情。抗战赢了,她去英国待了阵子,回来后1945年正式离婚。罗隆基后悔也来不及,他找杨云慧算账,说她毁了家,但王右家铁了心不回头。那时候她人到中年,美貌气质还在,追求者不少,可大多有家。她不想再趟浑水,干脆把目标定在结婚上。 40岁的王右家1948年嫁给52岁的唐季珊,这人是阮玲玉前夫,商界老手,已是第五任老婆。她挑他就是因为圈子不同,不会比来比去,心安。她说不能在罗隆基那堆人里找,矮了被笑,高了人家有家室。俩人去台湾,买了台北北投山顶别墅,唐季珊管华荣茶叶公司,她又重操旧业,社交场上活跃起来。别墅成了上层圈子的聚点,她应酬达官贵人,日子又风光起来。唐季珊生意做得大,她帮着张罗,茶叶仓库堆满箱子,香味到处飘。可好景不长,唐季珊这人风流根深蒂固,1959年又看上酒吧小姐。王右家带儿子远走香港,留下他一个人。 香港那几年,她试着创业,卖布匹什么的,但没经验,很快就赔光了。儿子小,她咬牙扛着,后来只好回台湾,租了个小屋过日子。经济越来越紧巴,亲戚朋友渐渐远了。罗隆基那边,离婚后他写长文《无家可归》,念叨她走后天空云彩像她在看他,床头还挂她三件旧衣服,母亲劝收他都不干。1965年12月7日,他心脏病发走了,一辈子追爱,到头无妻无子。唐季珊丢了她,茶叶生意也黄了,被人骗光家底,流落街头乞讨。王右家1967年59岁,头痛得厉害,住进台北一家平民医院,三天就昏迷不醒,走了。身边没人,医院通知家属没人应。遗体搁停尸间好几天,吕孝信这老情敌才来,掀开布一看,说出那句“你居然是这个下场”。她安排火化,殡仪馆老板可怜她,费用全免。

0 阅读: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