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想不到! 老美才刚刚发现! 老美又发现了一个与稀土不一样的重要发现,那就是医

曼彤说世界 2025-10-04 01:20:18

万万想不到! 老美才刚刚发现! 老美又发现了一个与稀土不一样的重要发现,那就是医药供应链的命脉也掌握在东方大国手里。老美原料药依赖进口,老美依赖进口的原料药占比超过88%,其中依赖东方大国进口的占比也不低,很多原料药都被东方大国垄断,比如头孢唑林90%的原料都来自于该国,还有布洛芬95%的供应也来自于该国,连肝素也被东方大国垄断。 这哪是“发现”?分明是自己埋的雷终于炸了!FDA早在2019年就公布过数据,美国本土原料药产能只剩12%,可直到疫情期间药店货架被抢空,他们才慌了神。纽约护士尼可·伊萨克在2020年春天跑遍社区药店,连最基础的对乙酰氨基酚都找不到,而这种退烧药70%的原料都来自中国。更讽刺的是,美国人家喻户晓的阿莫西林,全美国就一家制造商,却要靠中国供应80%的原料,真要是遇上细菌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老美这“被动”的局面,纯粹是自己选的。2000年前后,孟山都、巴斯夫这些巨头把得州的原料药工厂全关了,理由很直白:这生意利润太低。他们一门心思扑在专利药上,毕竟一款畅销专利药的利润能抵上百吨布洛芬。可他们忘了,人总得发烧、发炎,这些“小钱”生意才是保命的根基。与此同时,中国靠着精细化工的产业基础和成本优势接了过来,山东安丘鲁安药业一家工厂的对乙酰氨基酚产能就占全球1/4,80%运往100多个国家。 不是没人给老美提过醒。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2019年就警告过“制药业战略脆弱”,可没人当回事。直到2024年特朗普喊着“让医药产业回家”,才发现这事根本办不成。中国原料药产能已占全球35.5%,抗生素、维生素这些大宗品种的规模优势,印度都顶不上去——印度自己的仿制药原料70%还得从中国进口呢。更要命的是,重建产业链得10到15年,人工成本还得让药价暴涨三倍,人均医疗支出已经1.2万美元的美国人,哪扛得住这个? 老美想靠关税逼产业回流,结果闹了笑话。之前把医疗器械关税加到154%,可抗生素原料药却赶紧放进豁免清单,生怕一征税就断供。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嘴硬说“能摆脱依赖”,可礼来砸90亿美元扩产,压根不碰基础抗生素,全投了高利润的创新药。这心思太明显了:既想保住低价原料,又想赚快钱,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中国能攥住这命脉,靠的可不是运气。内蒙古的发酵基地、山东的化工集群,这些基础工业不是说建就能建的。印度虽然人工便宜,可气候限制了发酵产能;欧洲环保标准严,建个工厂的环保投入就能吞掉利润。更关键的是,中国每年毕业的STEM人才数量,还有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这是老美靠政策短期内补不上的短板。现在中国原料药出口额都涨到517.9亿美元了,从头孢到肝素,早把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焊死了。 最戳老美痛处的是,他们越想摆脱,越离不开。美国药企把30%的FDA批准药物流程外包给中国CDMO企业,临床服务外包更是高达74%,要是自己做,成本得增加一半。特朗普喊着“降药价”,可真离了中国的低价原料,药价只会涨得更凶——毕竟制药商、保险公司这些利益团体可不会自己让利。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说到底,老美不是被别人“卡脖子”,是被自己的短视绊了脚。为了短期利润丢了基础产能,现在又想靠政治口号逆转,哪有这么容易?中国手里的原料药,从来不是用来要挟谁的武器,可这份“有牌不打”的底气,恰恰是老美最慌的地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8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