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次真的要起飞了?当大陆对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时,香港却逆势而为,继续对美国产品保持零关税!这波操作直接让香港成了中美贸易战的免税天堂,有人甚至调侃:去香港买美国货,比在大陆直接买还便宜,连运费都省了! 最近不少人在说,香港这是要借着贸易战的东风起飞了? 确实前阵子大陆刚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香港那边却照旧对美国货保持零关税,难怪有人调侃去香港买美国货比在大陆还划算,连运费都省了。 这事儿得先从大陆的关税政策说起,2025年4月,美国对华加码关税后,大陆很快出台反制措施,从4月10日起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小到巧克力、打火机,大到汽车、机械零件都在范围内。 这意味着美国商品进大陆的成本一下涨了不少,售价自然跟着往上走。 但香港的情况不一样,《基本法》里写得明明白白,香港是单独的关税地区,保持自由港地位,除了少数法律规定的情况,根本不征收关税。 说白了这不是香港特意“逆势而为”,而是“一国两制”下早就明确的制度安排。 商务部也说了,香港的这个地位是WTO协定和基本法确认的,不是哪个国家给的,受法律保护。 价格差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出来了,拿大家熟悉的iPhone来说,加征关税后,同款手机在大陆售价可能涨到1950美元以上,可香港因为零关税,售价还是13599港元,折合下来比大陆便宜不少。 还有美国的牛肉、咖啡豆这些,在香港的售价能比内地低19%到24%,这种价差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南下采购。 有人觉得这是香港的“特殊福利”,其实这背后是它的独特角色。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得实在,自由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中央给的特殊政策。 作为连接中美市场的“超级联系人”,香港的零关税政策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更让企业有了缓冲空间。 比如有些企业通过香港的“首次销售原则”降低税基,能削减三成到五成的税负,这在贸易战里可是难得的喘息机会。 当然香港也不是完全没受影响,美国之前也对香港部分商品加征了关税,导致对美出口短期下滑过。 但好在香港本地制造的出口品占比不足1%,真正受冲击的规模有限。 反而因为保持了对美零关税,它成了全球少有的能同时对接中美关税体系的港口,这种优势可不是随便能复制的。 这么看下来,香港的“免税天堂”标签不是凭空来的,是制度设计和历史定位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34%的关税壁垒竖起时,香港的零关税政策刚好成了连接市场的桥梁。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香港网民发帖称,移民国外的朋友整天问啥时候过去?他表示忍它很久了,不得不问候它
【105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