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张家口机场。女飞行员刘晓连驾驶飞机刚爬行到700米高空,忽然对面银光一闪,刘晓连瞳孔猛缩,暗叫“不好”。只听一声轰然巨响,超强的撞击力令机组人员全部昏迷,失去操控的飞机如断线的风筝急速下坠。 刘晓连1949年11月生在辽宁大连,那年新中国刚成立,她跟国家同岁。从小在海边长大,她对飞机总有股子好奇劲儿。1964年,15岁就响应招飞,进了空军飞行学院,当上第三批女飞行学员。那时候条件苦,她每天练军姿,跑圈,咬牙坚持下来。1969年毕业,20岁分配到运输机部队,从副驾驶干起,手把手学操纵杆,盯着仪表盘练眼力。那些年,她一步步积累经验,转飞不同型号,飞行小时慢慢往上堆。 她不是天生就稳当,得靠练。1970年代,她转运输机,座舱里风大,她固定好头盔,检查每件设备。每次任务,她都列清单,点对点过一遍。部队里,大家都知道她作风细,判断准。1980年代初,她升机长,带队执行运输活儿。累计飞超2000小时,摸透多种机型,包括运输和教练那种。她的路子实打实,推动空军里女飞行员多起来,后辈跟着学,参与率一年比一年高。 说起她那次飞行,得从头捋。1982年9月20日,上午9点半,张家口机场转场任务刚完,她机组七人准备回驻地。安-26运输机起飞,爬升正常,到700米高度,一切还稳。突然,一架歼-6战斗机从正面撞上,金属相击,冲击力大得全员昏过去。飞机失控,下坠速度快,高度表指针直掉。调查后才知道,那歼-6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这出事故。 碰撞那一瞬,机头变形,碎片乱飞,油管断裂,油喷得到处是。刘晓连头部撞仪表,血糊了眼,机组其他人也伤了,副驾驶甩一边,机械师滑座上。全飞机没人控,滚转加剧,速度冲300节往下钻。高度从700米掉到150米,地面农田眼看就近。她意识回笼,第一反应撑住座椅,摸操纵杆,拉回来。手指黏血,推油门,踩方向舵,稳住姿态。飞机惯性大,她使劲拉杆,机头才翘起点。 迫降选在玉米地,那地块平坦点。她拉平后,轮胎触地,滑行上百米,左翼扫秆子,碎片砸舱壁。刹车踩到底,脚震得疼,飞机总算停。舱里一片乱,血迹碎玻璃到处,她先解安全带,检查同伴。摇醒副驾驶,包扎机械师伤口,动作没停。歼-6那边直接坠毁,飞行员没救回来。事发后,医疗队赶到,担架抬人,医院查X光,无骨折,就脑震荡和擦伤。全员观察三天,输液挂着。 这事闹大,空军调查组来,测轨迹,拍照片,确认碰撞原因。歼-6操作不当,空域管理也露了纰漏。刘晓连机组没全散,她带头稳住大家。12月,武汉军区空军党委给她一等功,部队记集体二等功。首长批行政晋一级,表彰会她上台接证书。回岗位后,她继续飞,小时堆到3000,学第七种机型。座椅调好,拉杆起飞,地平线移开,她没耽误节奏。 她的经历搁空军档案里,当安全案例用。教学时,她讲细节,学员记笔记。1990年代,转教学岗位,演示动作,巡视跑道。2004年升空军少将,授衔戴肩章,敬礼笔直。任指挥学院副院长,组织模拟,风吹衣角。她退役前,还推安全教育,案例翻来覆去讲。她的路子接地气,不飘,靠积累和判断,空军女将比例升了不少。她是首批女将军,档案齐全,日志一本本记。
看过唐飞机直播的人,就知道他出事绝不仅仅是个意外。他曾在直播时说,他
【153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