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缺人,缺的不是普通工人,是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 3000万的缺口不是数字游戏,是工厂里机器转着,却没人能调校的现实。 我们总说引进海外专家,可加拿大前两年就因为签证被钻空子,临时叫停了申请——不是不欢迎人才,是怕假的太多,真人才反而被淹没。 中国现在不盲目开闸,而是开始“挑人”:外籍专家得有企业担保,还得拿出真成果,不是靠一份假合同就能拿绿卡。 这不冷酷,是清醒。 但光靠外来的救兵不够。 苏州工业园和德国合作的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就进厂,就业率98%。 可你去问那些毕业生,他们最佩服的,还是从清华实验室出来的博士,带着芯片设计图直接进了本土企业。 这说明什么? 真正的技术突破,靠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长期投入,不是一纸签证。 我们总想一步到位,但教育和产业的缝合,得靠时间。 企业愿意把车间当教室,愿意放下架子教实用的课,人才才会自己长出来。 别总盯着谁拿了绿卡,多看看那些在车间里蹲着改参数的年轻人——他们才是未来制造业的底牌。 真正的技术自信,不是喊出来的,是有人在凌晨三点,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时,心里踏实的那种感觉。
制造业缺人,缺的不是普通工人,是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 3000万的
明天会吏好
2025-10-02 02:32:54
0
阅读:44
用户48xxx56
其实中国的80-90技术是最前端的,因为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
火哥
根在中国老板身上那个工厂不是二班倒,不是实在找不到工作谁去那去那里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