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今天的“中国签证在线办理”网站,是否开通了K字签证的入口。答

星话大白 2025-10-01 20:58:09

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今天的“中国签证在线办理”网站,是否开通了K字签证的入口。

答案,是的,但又不完全是。

我亲自去网站上,进入到在线填表环节,在“签证种类”环节里的下拉栏最下方,的确能看到“(K)青年科技人才”选项。

选择该选项后,有两个选项可以选,一个是“知名高校毕业生”,一个是“知名科研机构工作人员”。

但需要注意,选择K字签证选项后,并没有提示任何申请该签证的门槛和要求。

当然,申请签证过程里,不管选择什么签证类型,都是要填写“工作情况”、“教育背景”、“家庭情况”、“旅行信息”等等。

但是,我把申请进度推进到“上传材料”,K字签证也没有要求提交额外的证明材料,只有两个所有签证都需要上传的通用材料。

而其他签证,比如R字签证(高端人才)的申请进度到“上传材料”后,是有一个“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

申请Z字签证(工作签)需要上传“拟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人员”证明材料《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

申请F签(交流、访问、考察),需要上传中国境内有关单位或个人出具的邀请函件。

申请M签(商业贸易活动),需要上传“中国境内贸易合作方出具的商务活动文件、经贸交易会请柬等邀请函件”

申请X签(学习),需要上传录取通知书和《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

哪怕只是申请L签(旅游),也得上传“往返机票订单和酒店订单等行程材料”

就连门槛最低的G签(过境签证),也得上传“赴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已确定日期和座位的联程机(车、船)票。”

我翻了所有签证类型,只有“其他事由”签证,是不需要上传额外的证明材料。

这次K字签证事由,截止10月1日17点时间,在申请过程里,也是不需要上传额外的证明材料。

不过,我觉得这更多只是因为K字签证申请细则还没有出来,网站仅仅只是开放了一个申请入口,要上传什么材料还未明确,所以暂时没加上,不代表以后都不用上传额外的证明材料。

我看香港媒体已经出了一个“K字签证申请指南”,当然这个并不是官方明细,只是媒体的一个报道,并不保真。

其中提到,申请材料里需要填写:“青年科技人才声明书”、“学历证明”、如果选择任职于“工作证明”。

对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香港媒体也只是说“无明确名单,由驻外使领馆结合国际排名、学术声望综合判定”。

我去驻外大使馆的官网,目前也都还没看到有明细规则出来。

比如,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里,最近的一次“赴华签证办理须知”是9月22日更新的。

其中在“各类签证所需材料”里,有明确列出所有签证对应的“核心材料”。

因为是9月22日更新,这个签证所需材料列表里,自然没有K字签证的信息。

包括我在在线签证办理网站上,虽然下拉栏已经能找到“K字签证”选项,但右上角的“帮助”里,仍然还是看不到K字签证的说明信息。

所以,我个人是判断,目前K字签证的明细是还没有出来,或者有可能因为这次舆论争议,处于“还在讨论”的过程里。

目前还未公布K字签证所需要的具体材料。

但因为法律法规已经在10月1日生效,所以网站需要把K字签证的申请入口开放出来。

但由于所需申请材料未明确,细则还未出台,这时候的K字签证估计仅仅只是“可申请”状态,这时候去提交申请,是肯定不会通过的。

这是我对今天网络流传信息的查证结果。

虽然K字签证是10月1日实施,但细则不一定10月1日能马上出来。

R字签证2013年9月1日实施,但一直到2015年7月才发出首张R字签证,并且2017年,R字签证的实施细则才出来。

当然,K字签证大概率是不需要像R字签证那么久才出来细则。

外交部发言人已经说了:“中国驻外使领馆即将发布的相关信息”。

所以,K字签证的细则应该也很快会出来,只是可能因为这次舆论争议,K字签证的细则得多“讨论商榷”几天。

因此大家如果这两天去在有效的正规渠道去提交自己的建议,应该还是有用的。

反正我是已经去正规渠道实名提交了自己的意见。

舆论反对声大的话,即使K字签证的申请门槛仍然很低,但通过门槛可能会被大大抬高。

之前一些签证也是这样,虽然申请门槛不高,但通过门槛很高。

其他国家,比如美国对外发放签证,现在也是如此,申请门槛不高,但通过审核的门槛很高。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25

用户14xxx25

3
2025-10-01 23:35

雇主担保函必须得加上,否则他入境后逾期不归,谁付遣返费用?难道还要财政倒贴机票钱送他回家?

星话大白

星话大白

我每天晚上9点都会用大白话,进行深入浅出的时事分析